2025 年 2 月 11 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 2025 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在这份关乎全年发展方向的重要文件中,稀土产业的发展规划格外引人注目。作为内蒙古的优势产业之一,稀土产业在新一年迎来全面升级的战略布局,从冶炼清洁化改造到产业集群打造,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稀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冶炼环节,持续开展稀土冶炼清洁化改造成为关键任务。长期以来,稀土冶炼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备受关注。传统冶炼工艺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污染物排放,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也限制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内蒙古此次强调清洁化改造,旨在从源头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优化冶炼流程,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化排放。例如,推广包头矿稀土清洁冶金新工艺,该工艺利用铈的变价和络合效应,在回收稀土元素的同时,高效回收氟、磷等伴生资源,使废渣量降至 15%-25%,“三废” 排放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真正实现了源头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推动永磁电机替代行动,是稀土产业拓展下游应用市场的重要举措。永磁电机相较于传统电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节能优势,在工业、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稀土永磁材料作为永磁电机的核心部件,随着替代行动的推进,市场需求将迎来大幅增长。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稀土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永磁同步电机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已成为主流选择,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完善全链条稀土产业计量标准认证体系,对于提升产业整体质量和竞争力意义重大。一个健全的计量标准认证体系,能够规范稀土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不仅有利于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开拓国内外市场,还能增强消费者对稀土产品的信任度。目前,内蒙古稀土产业在部分环节的计量标准仍存在缺失或不完善的情况,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新一年计划的实施,将填补这些空白,为稀土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支持白云鄂博稀土资源增储,是保障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白云鄂博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产地之一,其资源储量和品质对我国乃至全球稀土产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随着多年的开采,资源储量逐渐减少,资源保障压力日益增大。通过加大勘探力度、创新勘探技术,实现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的增储,将为稀土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对稀土资源的需求,还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话语权。
开发新能源汽车、风电用稀土磁性材料,契合当下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大趋势。新能源汽车和风电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代表,发展势头迅猛。稀土磁性材料在这些领域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例如,在风力发电领域,使用稀土永磁材料制造的风力发电机,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低的能耗;在新能源汽车中,稀土永磁电机能够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内蒙古凭借其丰富的稀土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大在这方面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有望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推动稀土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
支持包头打造 “稀土 +” 产业集群,是内蒙古稀土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战略。包头素有 “稀土之都” 的美誉,拥有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打造 “稀土 +” 产业集群,旨在以稀土产业为核心,通过产业协同和创新驱动,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一方面,加强与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稀土产品的应用领域,提升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集群的建设,促进技术创新、人才集聚和资源共享,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例如,包头可以依托现有稀土企业,引进一批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形成从稀土开采、冶炼、加工到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和高端化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在 2025 年针对稀土产业的一系列规划,紧密围绕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和集群建设等核心目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助于内蒙古稀土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自治区经济增长和国家战略资源保障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