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4月19日
2025
77210 255
19930 30
16800 100
23005 55
258500 -125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行业资讯 > 广西隆安和泰新材料项目获批复,开启绿色新材料产业新篇章
第三届全国核材料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选矿技术大会   2025中国结构材料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   中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第七届学术会议(盖章通知)   第五届全国异质材料焊接与连接技术交流会  

广西隆安和泰新材料项目获批复,开启绿色新材料产业新篇章

2025-02-14 09:10:35      来源:中冶有色网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2 月 12 日,一则重磅消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传来,备受瞩目的广西隆安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绿色新材料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式获批,这无疑为项目的落地推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为当地绿色新材料产业发展拉开了崭新序幕。

在严格遵循《报告书》以及批复所提出的一系列环境保护举措,确保各类污染物能够长期、稳定地达标排放后,该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将被控制在区域环境所能接纳的范围之内。并且,在切实落实《广西隆安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绿色新材料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主要污染物区域削减方案》的基础上,生态环境厅同意公司依照《报告书》所规划的项目性质、选址地点、建设规模、先进生产工艺以及配套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开启项目建设之旅,同时还有如下具体要求。

本项目投资规模宏大,总投资高达 620000 万元,其中用于环保领域的投资估算约为 35730 万元,占总投资的 5.76%,充分彰显了企业对环保责任的担当。项目涵盖氧化铝工程与铝材精深加工工程两大关键子项目。

先来聚焦氧化铝工程,其选址于隆安县示范性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 C 区,与广西华宏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厂界西侧紧密相邻。该工程囊括氧化铝系统和金属镓回收系统,总占地 492 亩,其中氧化铝系统独占 475 亩,镓回收系统则租用华宏水泥 17 亩闲置地块。

氧化铝系统作为核心部分,规划建设一条年产能达 120 万吨的氧化铝生产线,原料选用海外进口铝土矿,依托先进的拜耳法生产工艺。铝土矿历经脱硅、溶出、分解分级等精细工序后,结晶产物氢氧化铝一部分经烘干处理制成氢氧化铝产品,另一部分则通过焙烧转化为氧化铝产品,最终达成氧化铝年产能 100 万吨、氢氧化铝年产能 30 万吨的规模。其建设内容包罗万象,从均化堆场、原料磨车间等主体工程,到氢氧化铝堆栈、氧化铝仓及堆栈等储运工程,再到絮凝剂制备区、热水站等公辅工程,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设施等环保工程,一应俱全,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生产体系。

而镓回收系统同样不容小觑,它以氧化铝系统溶出的种分母液为原料,借助管道将其输送至本系统,随后通过树脂吸附解析、蒸发浓缩、氧化、电解、精制等一系列复杂工序,最终产出纯度高达 99.99% 的成品镓(4N),年产能可达 50 吨。其建设涵盖吸附塔、解析塔等主体工程,母液输送管道、提升泵等储运工程,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库、事故池等环保工程,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环保、高效。

再看铝材精深加工工程,这里将崛起多条高附加值生产线,包括 10 万吨 / 年高纯铝生产线、10 万吨 / 年电子铝箔生产线、10 万吨 / 年车用复合材料生产线和 4 吉瓦 / 年硅基光伏组件生产线。

高纯铝生产线以普通铝锭、精炼剂为主要原料,运用 “偏析法” 对铝锭进行提纯;电子铝箔生产线则采用 “热轧 + 冷轧 + 箔轧” 的先进生产工艺,以铝扁铸锭、轧制油为原料生产电子铝箔;车用复合材料生产线融合 “熔铸 + 热轧 + 冷轧” 工艺,将普通铝锭、普铝(高纯铝车间尾料)、铝箔生产边角料、铝灰处理车间回收铝、焊料、精炼剂、轧制油等多种原料转化为车用复合材料;硅基光伏组件生产线凭借 “EVA 胶膜封装” 工艺,把电池片、光伏玻璃、背板、铝边框、硅胶、反光膜、铜基涂锡互联条、铜基涂锡汇流带、EVA(高透光)、EVA(白色)、接线盒、密封胶、助焊剂等丰富原料制成硅基光伏组件。其建设内容涵盖高纯铝生产车间、铝灰处理车间等主体工程,铝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等储运工程,以及天然气调压站、液氩气化站等公辅工程,还有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设施等环保工程,全方位保障生产线的顺利运行。

广西隆安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绿色新材料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的获批与推进,有望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凭借先进的环保理念与工艺,守护一方绿水青山,为广西绿色新材料产业发展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热点
更多+
安徽霍桐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