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装载2500吨铜精矿的共96个集装箱运抵山东港口烟台港集装箱码头,经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关员现场查验及环保项目检测合格后,货物随即快速通关放行,进入公司仓库,准备投入工业生产。
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保障大宗资源性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烟台海关积极优化服务举措,指导企业用足用好“税检合一”“分步检测”“转场检验”等便企政策,着力提升进口铜精矿监管效能,保障国内能源资源需求供给。
“税检合一”是将原传统监管模式下需分别开展的法定检测项目与涉税化验项目科学整合,开展一次取样、一次送检。“分步检测”是在环保项目检测合格后即允许企业将进口铜精矿提离监管场所,铜、金、银、水分含量等品质项目检测可后续实施。
该模式将两次取样简化为一次取样,减少作业环节,有效提升口岸物流效率,减少进口铜精矿口岸滞留时间2到5天。
自去年起,海关总署批复同意烟台海关开展进口集装箱装载铜精矿“转场检验”试点,采取“预先筛查+口岸快查+到货送检”新模式,将货物进口流程与企业生产经营流程进行有机整合,将海关监管工作前推后移,实现严密监管、高效验放。
在该模式下,海关事前验核国外有毒有害元素检测报告,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在口岸经过放射性检测、固体废物风险排查、外来夹杂物检疫等现场查验作业后,将货物转至企业专用场地完成取样送检。在转场过程中依托智慧监管系统,应用电子关锁、自动施解封设备、闸口地磅等智能化装备,实现铜精矿转场过程中在途轨迹跟踪查询、重量智能比对汇总。
“该模式减少口岸吊装、搬倒、拆箱、取样等作业环节,每个集装箱压减成本约1000元。”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商贸经理王浚亦说,作业环节的减少也避免了铜精矿倒箱过程中的损耗,口岸通关时间从原来的10天大幅压缩至2天。
“‘税检合一’‘分步检测’‘转场检验’等都是海关的监管创新举措,海关通过线上线下对企业开展优惠政策宣讲,充分释放海关政策红利,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查验三科科长张春波说。
今年前7个月,烟台口岸进口集装箱装载铜精矿3812箱、1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3%、59%。下一步,烟台海关将持续优化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监管模式,提高口岸验放效率,压缩通关时长,保障国家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