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主要城市电解铜价格普遍上涨,10个样本城市均价约79420元/吨,环比昨日上涨215元/吨(涨幅0.27%)。其中,广州涨幅最大(+230元/吨),北京、上海价格最高(79500元/吨),中西部城市(西安、重庆)价格紧随其后。
国际端,昨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涨1.2%至9200美元/吨,主要受美元指数下跌(美元兑欧元跌至1.09,跌0.5%)削弱美元计价铜持有成本、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9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达85%)降低工业金属下行压力推动,国际价格走强为国内铜价奠定了基础。
国内方面,供需紧平衡进一步强化价格支撑:供应端,前7个月烟台口岸进口铜精矿10万吨(同比+15%)虽稳定,但部分冶炼厂(如江西某大型厂)因设备检修产量环比下降5%,且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库存昨日减少3000吨至12万吨(创本月新低),市场供应略有收紧;需求端,新能源与传统行业双拉动,景泰县4微米超薄铜箔项目(年产2亿平方米)逐步投产(1吨铜箔需2吨电解铜)、光伏风电行业铜需求同比增长12%,成为需求核心增量,而夏季空调销量同比增长8%、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7%,也推动传统行业铜需求回升。
此外,宏观层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0.3%至7.15,按1吨铜进口成本计算约减少200元,直接支撑了国内铜价。
短期(1-2周)铜价震荡上行概率较大:主要受美元走弱、美联储暂停加息预期、新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及供应端阶段性收紧(如冶炼厂检修)等利好因素支撑;但需警惕冶炼厂复产带来的产量回升,以及传统行业(如房地产投资下滑)需求不及预期的潜在风险。
中长期(3-6个月)铜价料将维持高位运行,核心支撑逻辑在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光伏等领域预计推动铜需求年增5%,而全球铜矿供应增速仅2%,供需缺口逐步扩大将持续强化价格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