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消费的质变与增量并存。
一面是“反向旅游”“银发经济”等新趋势重塑市场格局,另一面是入境游订单激增130%、外国游客迷上“中国购”与农耕文化。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假期前四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356万台,带动销售119亿元;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242万件,带动销售64亿元。
4月宏观经济呈现“外需承压、内需分化、结构支撑”特征。
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环比双降,需求端收缩显著(新订单指数降幅超生产端),但生产端仍处相对高位(49.8%)。外需压力加剧,新出口订单指数大跌4.3pct至44.7%,后续出口增长存疑,短期“抢出口”虽支撑货运量增1.3%,但外需疲态已显现;内需韧性分化,订单指数微降2.3pct贴近荣枯线,消费品行业PMI仅降0.6pct,消费支撑力较强。结构上,基建与生产性服务业成核心支撑:土木工程业商务活动指数升6.4pct至60.9%,对冲地产拖累;生产性服务业(航空运输、信息技术等)维持高景气,托底服务业韧性。展望后期,外需不确定性随关税加码上升,扩内需政策发力下,内需对制造业支撑有望增强,需跟踪政策实效对内需的边际改善。
4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为七个月来最低。
5月6日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50.7,低于3月1.2个百分点,在扩张区间降至七个月来最低。此前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走低0.8个百分点至50.4,为2月来最低。两大行业景气度双降,折射出国内经济复苏面临压力。服务业PMI降至七个月最低,经营活动扩张显著放缓,可能受消费需求不足、企业信心偏弱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同样走低,反映出生产端动力不足,外部需求波动、内需修复不及预期或是主因。两大行业景气度下行导致综合PMI产出指数下滑,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节奏明显放缓。这意味着宏观政策需进一步发力,通过提振内需、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增长动能修复。
美国就业市场仍具韧性。
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4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7.7万人,远超预期的13万人;失业率方面,美国4月失业率为4.2%,与前值保持一致同时也符合市场预期。非农就业人数大超预期和失业率保持稳定,显示出美国就业市场仍具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