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工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锚定“全国最大”和“全球领先”目标,以攻坚克难、加压奋进的精神,围绕“抓党建引领、盯项目建设、强科技支撑、优服务保障”四项重点工作,推动“两个稀土基地”建设。
一、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清晰
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关键作用,市工信局通过党组会、务虚会等形式系统研究“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目标任务,明确“两个稀土基地”建设路径;原料供应是基础保障,要不断巩固包头的原料供应优势;永磁材料是应用领域最广泛的稀土新材料,产值占全部稀土新材料的70%以上,随着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发展,近年来产量年均增长超过15%,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以永磁材料为主攻方向;永磁电机具有体积小、损耗小、效率高等显著优点,随着技术进步,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建设“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以稀土永磁电机为突破口。
二、紧盯项目建设,产业集群量质进一步提升
2024年,我市组织实施稀土产业重点项目54个,总投资252亿元,投产35个,稀土产值迈上千亿台阶。今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46个,推动北方稀土绿色冶炼一号工程、厦钨磁材项目一期等项目尽快投产满产。
永磁电机方面,把打造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作为建设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的重要载体,加快推动永磁电机产业进一步集聚成势。聚力永磁电机招商引资,引进落地一批永磁电机项目。
稀土合金方面,持续壮大稀土合金应用,稀土钢产品实现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生产,成功打造稀土合金特色品牌,全国最大稀土合金材料应用基地已然成形。
固态储氢应用方面,全力支持稀土固态储氢装置开发制造,推广稀土固态储氢在新型储氢、加氢站、氢燃料车辆等领域的示范和规模化应用。
三、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动能进一步激发
以优化整合现有创新平台为目标,建立包头稀土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工作机制,全面优化创新资源。通过支持研制关键技术标准,加大专利布局、设计和培育力度,统筹布局中试示范线,规划建设集中高效的中试基地等有力举措,进一步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探索建立“稀土+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和战略问题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晋升为国家级产业学院,全市引进人才同比增长33%。稀土领域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上一年度分别增长50%、17%和163%。
四、优化服务保障,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改善
深化“党建引领促发展、为企纾困解难题”专项行动,用好政商恳谈早餐会和“三在两找”机制,聆听企业诉求解决困难。持续召开永磁电机供需对接会和“稀土+”耦合会,目前已组织7场耦合大会,全力提升为企业找订单、找资金精准度和成功率,促进稀土与钢、铝、新能源产业的耦合发展。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聚焦产业升级与生态构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保障等关键要素,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全力推动全年稀土产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确保“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