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研贸数据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8月27日
2025
79500 210
20830     0
16775 25
22330 -10
270000 25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企业动态 > 中铝股份:以智能产线建设推动数智化转型
2025全国煤化工科技创新与产业绿色发展论坛   2025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交流大会   第二届全国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技术交流会   第七届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会   2025绿色低碳钢铁行业关键技术交流会   2025贺兰山新材料高端论坛   第二届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   2025铅锌产业市场研讨会   2025微纳结构金属间化合物与高熵合金技术交流会   2025有色金属绿色选冶雁栖论坛  

中铝股份:以智能产线建设推动数智化转型

2025-08-26 09:55:42      来源:中冶有色网      责任编辑:王欣悦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近年来,中铝股份锚定“世界一流、四个特强”目标,致力于科技特强和数智“新中铝”建设,以智能产线建设为核心抓手,以试点标杆引领方向、全产业链推广拓面、技术创新突破瓶颈,推动数字化成效深度渗透生产机理,筑牢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坚实根基。

  标杆引领:三大试点开创智能路径

  包头铝业作为公司智能工厂建设的探路者,通过流程重构与智能设备投入,推动岗位人员大幅精简,年节约成本成效显著。其总结提炼的智能工厂建设范式,已成为全公司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工厂建设模板”。

  广西华昇以“高度数字化与智能管控”铸就氧化铝行业标杆,劳动生产率实现跨越式提升,全工序实现自动化全覆盖,数据直采率稳居行业领先,溶出、蒸发等关键环节实现无人值守。建成行业领先全流程智能制造平台,先后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绿色工厂”,探索出一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成为氧化铝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云铝文山在电解铝领域树立新标杆,劳动生产率稳居行业领先,智能装备覆盖率、算法模型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建成的集控中心已实现多工序全流程数字化,计量无人化、铸造少人化等突破更成功跻身国家级数字化创新场景榜单,成为《人民日报》关注的“智慧样板”,为电解铝行业智能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信息化基础建设到数字化模型构建,智能制造三大标杆实践不仅为公司数智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流程标准范式,树立了行业标杆,更为后续智能制造工程建设提供更加清晰、可复制的实施路径与建设指南。

  全域推广:全产业链掀起智变浪潮

  在标杆经验的强劲辐射带动下,中铝股份智能产线建设正加速向全产业链延伸,驱动传统产业升级蹄疾步稳。广西华昇二期以“全球领先”为目标,将实现劳动生产率新跃升;兰州铝业、内蒙古华云等项目对标标杆高效建设;存量企业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施策、分步改造,全力保障投入产出比最大化。与此同时,铝土矿、炭素、煤矿等领域的智能化建设步伐加快,推动传统矿山加速迈向少人化、无人化的新阶段。

  战新产业布局同步发力、成果显著。包头铝业达茂旗项目成功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体系,实现生产远程调控与人员编制大幅精简;宁夏能源建成集团首个新能源智慧管理平台,通过接入多个风电场至集中智能管控系统,推动管理架构向集约化、扁平化、高效化转型升级。此外,公司铝合金、高纯铝、精细氧化铝等领域的智能试点项目稳步推进,持续深化数智化应用,不断延伸智能化覆盖边界,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创新驱动:技术突破激活内生动力

  在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方面,公司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0余项数智化科技项目成功落地,多项成果填补行业空白。其中,文山铝业“5G+工业互联网”项目荣获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技术赋能智能生产的标杆典范。

  智能装备研发多点发力。广西华昇成功应用液碱自动取样、矿石在线检测等多项行业创新技术;包头铝业建成投运集团首个燃料指标智能全自动化验系统;云铝文山通过数字化电解槽实现精细化生产控制;郑州研究院自主研发炭阳极智能装备与铝电解槽协同控制系统,显著提升生产精度与稳定性,有力带动了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变革。

  先进控制与AI模型深度应用。广西华昇成功应用多工序先进过程控制系统,显著优化生产流程;云铝文山构建涵盖能源管理、物流调配等核心环节的智能模块群,实现全流程数字化高效管控。纵深推进“科技兴安”工程成效卓著,生产现场视频监控实现全域覆盖,高危岗位无人化改造与智能感应制动系统等创新技术广泛应用,持续筑牢本质安全防线,推动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

  从标杆试点迈向全域推广,由技术突破支撑效益效率提升,中铝股份正以智能产线为关键载体,将数智化基因深植铝产业全链条,持续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范式。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热点
更多+
北京霍桐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