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 日,国内铝土矿进口市场延续弱势调整态势,受二季度长单谈判预期价格下移影响,主流港口现货报价较上周出现小幅下跌。当前市场交投氛围清淡,贸易商与下游企业博弈加剧,实际成交寥寥无几,仅零星刚需采购维持市场流动性。
海关数据显示,2025 年 1-2 月中国累计进口铝土矿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几内亚矿占比显著提升,发运量增幅高于整体水平。随着雨季临近,几内亚铝土矿发运可能面临季节性扰动,但国内新增氧化铝产能加速落地,广西、河北等地超 260 万吨新产线计划于 4 月投料,矿石需求预期仍存支撑。不过,受氧化铝价格持续走弱影响,国内主流氧化铝厂原料采购策略转向谨慎,通过长单锁价降低成本压力,现货市场补库意愿低迷。
值得关注的是,海外铝土矿供应过剩格局正逐步显现。行业机构预测,2025 年全球铝土矿供需将由短缺转向宽松,海外过剩资源加速流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加剧国内现货市场竞争。在此背景下,贸易商为争夺有限订单,不得不下调报价以吸引买家,导致进口矿价重心持续下移。
当前氧化铝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国内运行产能维持高位,库存连续四周累积,现货价格已跌破关键点位。受此影响,氧化铝企业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部分企业通过降低原料库存、延长采购周期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数据显示,国内氧化铝厂铝土矿库存普遍维持在较高水平,较去年同期增加,企业采购策略从 “主动补库” 转向 “按需采购”。
此外,电解铝行业能耗双控政策趋严,叠加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速放缓,市场对铝土矿中长期需求预期趋于谨慎。尽管 1-2 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但铝型材加工企业反馈订单转化周期明显延长,终端需求传导至原料端存在滞后效应。
展望后市,二季度长单谈判结果将成为价格主导因素。若贸易商与下游企业就价格达成一致,现货市场或阶段性企稳;但若谈判陷入僵局,贸易商可能进一步让利出货,推动矿价继续下探。从供应端看,几内亚雨季影响或逐步显现,发运量可能出现阶段性缩减,但国内山西、河南等地停产铝土矿已有部分复产,国产矿供应边际改善,或对进口矿形成替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