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题目为“Hydrogen storage and stability of rare earth-doped TiFe alloys under extensive cycling”论文在线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该研究由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完成,通讯作者为郭世海高工、李平研究员、赵栋梁高工。
创新点
研究背景
氢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载体,在可持续能源发展中至关重要,但高效储氢是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固态储氢因具有高体积氢密度、低压操作和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有前景的解决方案,金属间化合物是固态储氢材料的重要类别。TiFe合金因高储氢容量、可在室温吸附解吸氢、可用于水解制氢以及主要元素储量丰富、成本低等优势受到关注。然而,其实际应用受限于严格的活化条件,需高温、高压及多次氢化脱氢循环才能在常温下快速吸放氢并实现高储氢容量。掺杂稀土元素可改善TiFe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氢化性能,降低活化温度、缩短活化时间。但目前对稀土掺杂、易活化的TiFe储氢合金在长期使用中的循环寿命分析有限。
结论
Ti1.05Y0.02Zr0.03Fe0.8Mn0.2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2000次吸附和解吸循环后,其储氢容量仍保持97.16%,突出了其实际储氢应用潜力。观察到的轻微容量衰减主要是由于A2B型相在初始循环中歧化成不可逆的氢化物和钛相,以及反复加氢和脱氢引起的渐进式晶格应变。AB型(Ti, Zr, Y)(Fe, Mn)相具有显著的结构和功能稳定性,相含量保持一致和长周期循环下的晶格常数。微观结构的演变,包括颗粒尺寸的减小和裂纹的形成,是相关的随着晶格应变的增加,强调了进一步优化以减轻机械退化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