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铝棒库存延续去化趋势,但节奏较前期有所放缓。截至 3 月 28 日,广东、无锡两地铝棒库存合计 20.73 万吨,较前一日减少 0.18 万吨。其中,广东地区库存 16.10 万吨,无锡地区 4.63 万吨。尽管去库持续,但下游需求复苏力度不足,导致库存降幅有限,市场对传统旺季消费预期的兑现仍存疑虑。
受铝价波动影响,国内铝棒加工费呈现冲高回落态势。佛山、无锡、南昌等地加工费早盘尝试上调,但终端采购意愿低迷,实际成交清淡。贸易商为促出货,午后部分规格加工费出现二次下调,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下游企业普遍采取按需采购策略,对高价资源接受度较低,整体成交进度缓慢,仅少数低价资源达成零星交易。
供应端方面,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受限于政策天花板,增量空间有限,主要以置换产能为主。需求端呈现结构性分化:工业型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表现稳健,而建筑型材、铝线缆等传统板块复苏乏力。成本端,氧化铝现货价格持续走弱,叠加能源价格波动,冶炼利润有所承压,但整体仍处于高位。
短期内,铝价受库存去化不及预期及成本支撑减弱影响,或延续弱势震荡。加工费将围绕成本线波动,企业需加强库存管理与成本控制。随着 4 月传统消费旺季临近,终端需求的实际复苏情况成为关键变量。若需求兑现不及预期,市场或面临供过于求压力;反之,若需求超预期回暖,铝价及加工费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行业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库存变化、政策动向及下游开工数据,灵活调整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