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月29日)国内电解铜市场延续下行态势,主要城市价格普遍下跌,整体呈现“普跌伴随区域分化”的特征。数据显示,除沈阳外,多数城市价格集中在82090-82240元/吨区间,跌幅介于275-295元/吨;沈阳因区域供需失衡,价格显著高于其他城市,成为当日市场焦点。
从区域表现看,华南、华中地区价格趋同:广州(82240元/吨,跌290)、武汉(82200元/吨,跌290)、重庆(82225元/吨,跌290)均维持在82200元/吨左右,跌幅一致;华北、华东地区价格略低,其中上海作为全国铜贸易枢纽,价格最低(82145元/吨,跌295),天津(82090元/吨,跌275)、济南(82020元/吨,跌290)紧随其后;东北地区的沈阳价格大幅偏离均值,报85460元/吨(跌290),较广州高出3220元/吨,市场分析认为这一差异源于东北铜加工企业集中但本地产量不足,需从南方调运导致运输成本及货源紧张推高价格。
今日价格下跌主要受三重因素驱动:一是国际铜价拖累,近期美元指数走强(突破107关口),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持续下行(今日报9300美元/吨,跌1.2%),国内铜价受此传导同步下跌;二是需求端疲软,国内房地产、基建行业复苏不及预期,铜的核心需求(如电线电缆、建筑用铜)表现疲软,企业采购量减少,市场供需格局转为“供过于求”;三是库存压力,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库存近期持续累积(截至9月28日达18万吨,较上月增加2万吨),进一步压制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