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5月29日
2025
78525 5
20450 150
16575 -50
22910 80
265250     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行业资讯 > 2025年4月份稀土进出口数据
第三届全国核材料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选矿技术大会   2025中国结构材料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   中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第七届学术会议(盖章通知)   第五届全国异质材料焊接与连接技术交流会  

2025年4月份稀土进出口数据

2025-05-26 17:29:36      来源:网络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一、进口数据

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2025年1-4月累计进口稀土精矿1.8万吨(以下数据中,未标明REO量的,均为实物量),同比下降4.5%;进口稀土冶炼分离产品2万吨,同比下降35.2%;进口稀土永磁材料812吨,同比增加55.2%。

从稀土原料的进口国别来看,4月份,缅甸矿进口量恢复明显。1-4月,我国从美国进口的稀土原料占比达47%,低于1-3月份的61%,同期缅甸矿占比从16%增加到33%。

2025年1-4月美国稀土金属矿进口量同比减少

近年来,我国稀土精矿的进口来源主要是美国,占比接近99%。2025年1-4月,中国自美国进口稀土金属矿17614吨,同比减少4.5%;进口额4662万美元,同比下降16%。

4月17日,美国MP公司发声明宣布,由于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125%的关税作为对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征税的报复,该公司已经停止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预计5月份从美国进口的稀土精矿量或将大幅萎缩。

2025年1-4月份东南亚稀土矿进口量进一步萎缩

在稀土冶炼分离产品进口中,稀土氧化物和稀土化合物主要作为中间原料在我国进行进一步的冶炼分离加工。在其中,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生产的离子型稀土矿为主,成为了国内重要的稀土原料来源之一。

2024年以来,由于缅甸局势动荡,稀土原料进口受到较大影响,根据4月份进口情况看,这一情况有所缓解。2025年1-4月份,我国从缅甸进口6779吨稀土氧化物,同比下降55%,占同期氧化物总进口量的51.7%,进口品种全部为“未列名氧化稀土”;1-4月,我国从缅甸进口288吨稀土化合物(全部为1月份进口,2-4月份未进口),同比萎缩93%,占比降至4.4%,进口品种全部为“其他未列名稀土金属及其混合物的化合物”。据测算,2025年1-4月,我国从缅甸进口的稀土原料中(稀土氧化物和稀土化合物),REO总含量同比下降约58%。

2025年1-4月,我国从老挝进口4197吨稀土氧化物,同比增长49%,占同期氧化物总进口量的32%,进口品种全部为“未列名氧化稀土”。同期未从老挝进口稀土化合物。

2025年钛矿砂和锆英砂进口量同比维持增长

我国进口的钛矿砂和锆英砂所含的独居石伴生矿也是稀土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

2025年1-4月份,我国进口135.7万吨钛矿砂,同比增长15.5%。

2025年1-4月份,我国进口62。7万吨锆英砂,同比增加33.5%。

2025年1-4月稀土冶炼分离产品进口量同比下降35%

从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稀土金属及合金、稀土氧化物、稀土化合物)的进口方面来看,2025年1-4月份,累计进口量19687吨,同比下降35%。

2025年1-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稀土金属及合金约为69吨,同比下降50%;同期进口稀土氧化物1.3万吨,同比下降30%;同期进口稀土化合物约6510吨,同比下降44%。


二、出口数据

2025年4月出口稀土4784.8,同比增加4.8%,出口额1.6亿元,同比减少30 %。202514月累计出口稀土18962.3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5.1%出口金额10.7亿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14.3%。202414月累计出口稀土18049.5出口金额12.5亿元

2024年1-4月中国稀土永磁出口量约为17568吨,同比减少2%。该部分稀土材料主要流向德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约占总出口量的46%以上。2024年1-4月中国稀土出口量18049.5吨,同比增长10%。稀土出口量虽有所增加,但2024年归来第一季度,稀土价格一路走低,相应的稀土出口金额也出现下降。2024年1-4月出口金额约为1.8亿美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44.6%。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热点
更多+
安徽霍桐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