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锂辉石及锂云母现货价格维持上行态势,对下游产品价格形成支撑。截至7月11日,进口锂辉石精矿价格为695美元/吨,较上周上涨40美元/吨,上涨幅度6.1%。锂云母精矿报价为1420元/吨,较上周上涨95元/吨,上涨幅度7.2%。贸易商出货节奏明显加快,部分库存持有方选择逢高抛售以锁定利润,导致市场流通现货资源日趋缩紧。这一供应端的变化与期货市场的波动形成联动:随着碳酸锂期货盘面套保空间增大,下游采购商和中间贸易商的接货意愿显著增强,对价格的接受度亦随行情上涨而逐步提高。本周碳酸锂期货现货价格延续震荡上行走势,价格重心抬升。现货方面,截至7月11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6.3万元/吨,较上周上涨800元/吨,上涨幅度为1.3%;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为6.16万元/吨,较上周上涨900元/吨,上涨幅度1.5%,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与工业级碳酸锂价差为1400元/吨,持续收窄;氢氧化锂价格跌势放缓,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为57412元/吨,较上周下跌206元/吨,跌幅0.4%。期货方面,碳酸锂主力合约2507收于64280元/吨,上涨1000元/吨,上涨幅度1.58%,期货价格升水现货幅度达1280元/吨。尽管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但现货贸易活跃度仍显低迷,反映出下游材料厂备库意愿不足,普遍采取谨慎采购策略。这种量价背离现象揭示了当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驱动因素观察,价格支撑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方面,部分下游企业的刚性需求持续存在;另一方面,7月新能源产业链排产预期改善带动市场情绪回暖。值得注意的是,反内卷带动市场乐观情绪,进一步助推了现货价格重心的上浮,上游企业开工积极性高涨,下游排产亦呈现小幅增长,形成"淡季不淡"的特殊市场现象。当前碳酸锂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期货情绪拉动与现货基本面疲软的背离,以及上游供应弹性与下游采购刚性的博弈。这种复杂格局下,价格波动更多受资金面和情绪面驱动,建议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期货资金流向及库存去化节奏变化。
四氧化三钴价格回升。截至7月11日,四氧化三钴现货报价跌至均价报20.7万元/吨,较上周上涨3000元/吨,上涨幅度1.5%。主流企业报价维持在20-22万元/吨区间,但实际成交寥寥,市场呈现“有价无市”状态。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生产企业已暂停公开报价,转向一单一议的谨慎策略,反映出产业链上下游对当前价格分歧加大。
本周电芯价格持稳。截至7月11日,磷酸铁锂、三元电芯报价0.31、0.42元/瓦时,与上周持平。
锂矿价格受碳酸锂期货上涨驱动小幅抬升,贸易商逢高抛售导致流通现货资源缩紧。锂盐生产维持高位运行,碳酸锂现货价格震荡上行,但行业库存宽松与期货非理性反弹形成背离,压制实际涨幅。氢氧化锂跌势趋缓,个别企业产能爬坡带来增量,成本支撑效应显现。整体看,锂盐厂开工积极,然下游散单采购疲软,长协订单成为主要供应渠道,基差持续走弱折射出现货成交支撑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钴中间品受刚果(金)政策影响持续涨价,矿商捂货惜售推升原料成本。电解钴因社会库存高企小幅下跌,部分冶炼厂减产停产加剧供应收缩。钴盐市场分化运行:硫酸钴受成本推动小幅上涨,氯化钴维持区间稳定。四氧化三钴冶炼厂主动降开工率并暂停报价,流通现货稀缺导致"有价无市"。回收料与原生料价差扩大,凸显新旧货源价值重估。
2.3.1动力电池
新能源产业链排产预期改善带动市场情绪回暖,但实际传导至材料端仍显乏力。下游材料厂备库意愿持续不足,普遍采取谨慎采购策略,反映出对后市判断的分歧。三元材料订单集中流向头部企业,中小厂商面临订单荒;磷酸铁锂虽受碳酸锂涨价传导呈现小幅跟涨态势,但核心矛盾日益凸显:动力电池订单预期减弱与储能领域增量有限的现实形成强烈对冲。当前终端汽车销售疲软进一步抑制需求释放,材料端以执行长协订单为主,新增采购量能有限。
2.3.2储能
该领域需求表现相对稳健,成为支撑磷酸铁锂消费的重要支柱。然而市场暗藏风险,近期招标竞争显著加剧,头部电芯厂压价策略导致中标价格持续下探,预示下半年行业价格战风险升温。尽管储能项目审批进度加快带来增量预期,但实际装机节奏受制于资金到位效率,难以形成爆发式增长。这种“增量不增利”的格局,迫使材料厂商在维持基础产能利用率的同时,加速推进成本优化与技术迭代。
2.3.3电子消费
钴酸锂正极材料面临双重压力:上游四氧化三钴价格受刚果(金)政策影响强势推涨,而终端消费电子却步入传统淡季。成本传导机制在此领域遭遇显著阻滞—下游电芯厂凭借充足原料库存(普遍覆盖1-2个月生产)和长协订单保障,对高价现货采取抵制态度。观望情绪蔓延导致新单签订几近停滞,钴酸锂厂商被迫在成本上升与需求萎缩的夹缝中寻求平衡,部分企业已启动产能调节机制。
2.3.4钴的工业应用
高温合金与硬质合金制造对电解钴维持刚性需求,但季节性因素正削弱采购力度。受高温天气影响,合金生产企业普遍降低开工负荷,叠加社会库存高企,致使电解钴采购量能收缩。氯化钴在石化催化剂领域展现较强韧性,需求稳定支撑价格区间运行。值得注意的是,钴粉市场独立于电解钴波动,厂商挺价意愿坚决,主要受益于其在耐磨材料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成交以长单交付为主,散单交易维持刚需节奏。工业领域整体呈现"需求稳、波动小"的特征,成为钴产业链中相对稳定的压舱石。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9日会见来自五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这些国家可能为美国企业在关键矿产及其他自然资源领域提供重要投资机会。此次受邀的五个国家分别为加蓬(Gabon)、几内亚比绍(Guinea-Bissau)、利比里亚(Liberia)、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和塞内加尔(Senegal)。尽管这五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在非洲相对较小,合计国内生产总值(GDP)仅约750亿美元,但它们矿产资源丰富,具备大幅提升矿产产量的潜力。
Comet Lithium公司欣然宣布,在其全资拥有的Elmer East矿区首次发现含锂辉石(spodumene)伟晶岩脉。此次发现是在公司针对魁北克省Eeyou-Istchee James Bay地区的Triple L和Elmer East矿区开展的夏季野外勘探活动中取得的。本次勘探计划旨在对高优先级靶区进行初步的系统性勘探。
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超大型矿产伴生铷、钨、锡等多种战略矿产,所有资源均为新增资源量。
据外媒报道,作为通用汽车和特斯拉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于7月7日公布了其今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预期。LG新能源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尽管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整体放缓,导致该公司营收将从去年同期的6.16万亿韩元(约合45.06亿美元)下降9.7%至5.56万亿韩元,但其营业利润仍将同比飙升152%至4,922亿韩元,将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953亿韩元。
据相关媒体报道,奔驰与吉利的合资品牌—smart电池项目定点花落蜂巢能源,蜂巢能源将在全球范围内向smart供货磷酸铁锂短刀电池。据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透露,公司1-6月海外出货量达5.13GWh,占总出货量的30%。此外,蜂巢能源还在与一家头部跨国车企接触,项目接近定点,海外市场认可度高。蜂巢能源在海外的主要客户包括Stellantis和宝马MINI,已累计为Stellantis供货12.8万套电池包,为宝马MINI供货11万套。蜂巢能源不仅为Stellantis旗下的标致、雪铁龙、欧宝、菲亚特等品牌的电动车型供货,还与PSA集团的生产工厂合作了储能项目,均使用短刀电池进行供货。
7月新能源产业链排产计划的小幅提升,“反内卷”利好预期及外围市场情绪扰动等利好消息持续为市场注入温和的乐观情绪,部分下游企业的刚性采购需求对当前价格形成基础支撑。下周碳酸锂价格大概率呈现宽幅震荡。利多情绪(排产改善、政策预期)可能推动价格尝试温和上探,但在庞大的库存和尚未实质改善的供需平衡面前,价格上行空间将极为有限。若下周市场对7月实际排产数据或终端需求强度的验证结果不及当前预期,悲观情绪可能重燃,导致价格再度承压下行。
当前电解钴市场供应收缩提供底部支撑,但需求疲软与高库存抑制上行,整体市场询盘氛围平淡,参与者多在等待更明确的市场信号,尤其是海关数据的指引,以评估实际供需和关税影响。这种浓厚的观望情绪使得市场缺乏方向性突破的动力,电解钴价格下周大概率将在当前区间内窄幅波动,难有显著趋势性行情。钴盐市场,尤其是硫酸钴,在成本强力支撑和局部需求改善下,有望保持偏强运行,但需警惕三元需求恢复乏力、买卖双方价格分歧加大以及潜在供应恢复带来的上行阻力,价格涨幅可能受限。氯化钴预计将持稳运行于当前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