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4月15日
2025
77080 40
19810 -130
16725 -100
23425 -140
262000 -175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热点 > 2025年铅市场不会出现短缺 市场供需或将趋于平衡
第三届全国核材料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选矿技术大会   2025中国结构材料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   中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第七届学术会议(盖章通知)   第五届全国异质材料焊接与连接技术交流会  

2025年铅市场不会出现短缺 市场供需或将趋于平衡

2025-01-14 09:40:32      来源:中冶有色网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回顾 2024 年,铅市宛如坐上了剧烈起伏的过山车,历经大幅波动,价格走势呈现出先升后降的鲜明态势。年初之际,铅价受产业内部矛盾激化等多重因素推动,一路高歌猛进,强势攀升至近六年以来的价格巅峰。然而,好景不长,随后铅价转头向下,开启回落之路,年内价格振幅颇为惊人,超过 20% 的波动幅度令市场参与者心弦紧绷。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国内铅市场供应吃紧,这一紧张局势直接催生进口需求的显著增长,其中铅锭进口数量的上扬尤为突出。但遗憾的是,消费端增长乏力,犹如疲软的引擎,难以带动去库存进程加快脚步,使得进口窗口始终未能充分打开,难以形成大规模的顺畅进口局面。与此同时,铅精矿加工费持续下滑,宛如一个危险信号,清晰折射出冶炼厂利润空间遭到严重挤压,原料供应瓶颈犹如坚固枷锁,牢牢禁锢着行业发展。不仅如此,再生铅领域同样面临困境,因废电瓶这一关键原料供应紧缺,再生铅产量无奈下滑,进一步恶化了整体供应短缺的格局。
展望充满变数的 2025 年,铅市场有望迎来关键转折,逐步从供应紧张的泥沼迈向资源供需相对平衡的新局面。全球铅矿产量预计将迎来 1.8% 的温和增长,然而,在冶炼综合收益这一关键因素的驱动下,富含高银的铅矿资源仍将深陷供不应求的困境,矿端增产成果向冶炼端的传导效果不佳,这无疑会给冶炼环节的供应稳定性蒙上一层阴影,不确定性陡增。此外,得益于副产品收益提升,原生铅产量的恢复步伐将紧密依赖于冶炼厂自身的盈利状况,呈现出较强的关联性。预计国内原生铅供应有望增长 1%,而再生铅供应受废电瓶供应瓶颈的持续制约,增速几近停滞,预计仅为 0%,综合来看,全球精铅总供应将实现 0.8% 的增长。
需求端方面,2025 年经济复苏的暖流将为国内铅消费注入强劲动力,尤其是在以旧换新政策得以延续的利好加持下,消费潜能有望进一步释放。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蓬勃兴起,特别是两轮车消费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有望成为拉动全球铅消费增长的新生力量。据预测,全球铅消费增速将达到 0.8%。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整体供需趋于平衡,但国内市场仍潜藏着约 5 万吨的铅锭供需缺口,而海外市场则与之相反,或将出现 15 万吨的过剩产能。
聚焦价格走势,预计 2025 年铅市场总体供应相对充足,不会陷入短缺困境,供需将逐步趋于平衡稳态。全球铅库存预计将累积增加 10 万吨,这一库存增量犹如高悬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将对铅价的上行形成强有力的压制,使得铅价整体呈现出宽幅波动的态势,不过相较于动荡的 2024 年,波动幅度有望小幅收窄。具体而言,预计沪铅价格将在 16000 - 18800 元 / 吨区间内震荡,伦铅价格则会在 1900 - 2300 美元 / 吨的区间徘徊。在比价维度,国内市场阶段性的相对紧缺局面可能促使中国进口窗口间歇性开启,敏锐捕捉这一契机,采取跨市反套策略或将挖掘出可观的交易机会。
综合研判,2025 年铅市场供需两端均将迎来边际改善的曙光,但鉴于矿端增产存在超预期风险,铅价仍将承压,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各关键变量,审慎制定应对策略。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安徽霍桐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