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2024 年,铅市宛如坐上了剧烈起伏的过山车,历经大幅波动,价格走势呈现出先升后降的鲜明态势。年初之际,铅价受产业内部矛盾激化等多重因素推动,一路高歌猛进,强势攀升至近六年以来的价格巅峰。然而,好景不长,随后铅价转头向下,开启回落之路,年内价格振幅颇为惊人,超过 20% 的波动幅度令市场参与者心弦紧绷。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国内铅市场供应吃紧,这一紧张局势直接催生进口需求的显著增长,其中铅锭进口数量的上扬尤为突出。但遗憾的是,消费端增长乏力,犹如疲软的引擎,难以带动去库存进程加快脚步,使得进口窗口始终未能充分打开,难以形成大规模的顺畅进口局面。与此同时,铅精矿加工费持续下滑,宛如一个危险信号,清晰折射出冶炼厂利润空间遭到严重挤压,原料供应瓶颈犹如坚固枷锁,牢牢禁锢着行业发展。不仅如此,再生铅领域同样面临困境,因废电瓶这一关键原料供应紧缺,再生铅产量无奈下滑,进一步恶化了整体供应短缺的格局。
展望充满变数的 2025 年,铅市场有望迎来关键转折,逐步从供应紧张的泥沼迈向资源供需相对平衡的新局面。全球铅矿产量预计将迎来 1.8% 的温和增长,然而,在冶炼综合收益这一关键因素的驱动下,富含高银的铅矿资源仍将深陷供不应求的困境,矿端增产成果向冶炼端的传导效果不佳,这无疑会给冶炼环节的供应稳定性蒙上一层阴影,不确定性陡增。此外,得益于副产品收益提升,原生铅产量的恢复步伐将紧密依赖于冶炼厂自身的盈利状况,呈现出较强的关联性。预计国内原生铅供应有望增长 1%,而再生铅供应受废电瓶供应瓶颈的持续制约,增速几近停滞,预计仅为 0%,综合来看,全球精铅总供应将实现 0.8% 的增长。
需求端方面,2025 年经济复苏的暖流将为国内铅消费注入强劲动力,尤其是在以旧换新政策得以延续的利好加持下,消费潜能有望进一步释放。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蓬勃兴起,特别是两轮车消费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有望成为拉动全球铅消费增长的新生力量。据预测,全球铅消费增速将达到 0.8%。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整体供需趋于平衡,但国内市场仍潜藏着约 5 万吨的铅锭供需缺口,而海外市场则与之相反,或将出现 15 万吨的过剩产能。
聚焦价格走势,预计 2025 年铅市场总体供应相对充足,不会陷入短缺困境,供需将逐步趋于平衡稳态。全球铅库存预计将累积增加 10 万吨,这一库存增量犹如高悬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将对铅价的上行形成强有力的压制,使得铅价整体呈现出宽幅波动的态势,不过相较于动荡的 2024 年,波动幅度有望小幅收窄。具体而言,预计沪铅价格将在 16000 - 18800 元 / 吨区间内震荡,伦铅价格则会在 1900 - 2300 美元 / 吨的区间徘徊。在比价维度,国内市场阶段性的相对紧缺局面可能促使中国进口窗口间歇性开启,敏锐捕捉这一契机,采取跨市反套策略或将挖掘出可观的交易机会。
综合研判,2025 年铅市场供需两端均将迎来边际改善的曙光,但鉴于矿端增产存在超预期风险,铅价仍将承压,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各关键变量,审慎制定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