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研贸数据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9月02日
2025
79090 -405
20670 -110
16750 25
22140 110
272250 -25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热点 > 中国冶炼厂面临双重压力,全球铜价或迎变局
2025全国煤化工科技创新与产业绿色发展论坛   2025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交流大会   第二届全国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技术交流会   第七届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会   2025绿色低碳钢铁行业关键技术交流会   2025贺兰山新材料高端论坛   第二届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   2025铅锌产业市场研讨会   2025微纳结构金属间化合物与高熵合金技术交流会   2025有色金属绿色选冶雁栖论坛  

中国冶炼厂面临双重压力,全球铜价或迎变局

2025-03-25 14:39:53      来源:中冶有色网      责任编辑:韩泽楷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市场背景重构】

全球铜市结构性矛盾加剧:中国冶炼业陷"冰火两重天"

  1. 资源端:百年一遇的供应危机

    • 矿山中断潮:巴拿马科布雷铜矿(年产能30万吨)自2023年12月停产后仍未复产,叠加印尼Grasberg铜矿(全球第二大)因雨季减产12%、智利Codelco罢工事件,2024年全球铜精矿供应缺口扩大至84万吨(WoodMac数据)。
    • 中国资源短板:2024年中国铜精矿进口依存度攀升至83.7%(海关总署数据),而冶炼产能同比激增8.3%至1225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52.6%(ICSG统计),资源-产能剪刀差达历史极值。
  2. 产能端:扩张竞赛遭遇政策急刹车

    • 产能扩张惯性:2023-2024年新建项目集中释放,包括江铜(贵溪)40万吨扩建、中铜东南铜业二期等项目,两年新增产能228万吨,远超同期全球矿山增量(约60万吨)。
    • 政策逆向调控:2024年工信部发布《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将新建项目能效门槛提升至200千克标煤/吨(原标准为280),相当于淘汰20%存量产能,但政策落地滞后导致阶段性产能过剩。
  3. 全球定价权争夺白热化

    • 中国冶炼企业被迫以亏损价锁定铜精矿,2024年现货铜精矿进口量占比升至38%(五矿数据),较2020年翻倍,加剧与国际矿商议价矛盾。

【危机信号升级】

行业进入"负利润生存"模式

  1. TC/RC倒挂创百年纪录

    • 加工费跌破成本线:3月7日现货TC报**-26.5美元/吨**,按含铜量折算吨铜亏损达325美元,较2021年高点(65美元)暴跌140%。
    • 定价机制崩塌:传统"Benchmark TC+溢价"模式失效,部分冶炼厂签订"浮动计价"协议,将铜价波动风险转嫁至下游,引发产业链抵触。
  2. 现金流危机传导

    • 库存价值缩水:以3月21日LME铜价计算,冶炼厂库存铜价值较2023年高点蒸发24%,迫使企业质押铜仓单融资,财务成本激增。
    • 区域分化加剧:山东民营冶炼厂开工率跌至58%(SMM调研),而江铜等国企依托海外权益矿(如阿富汗艾娜克铜矿)维持75%以上产能。

【行业影响深化】

全球铜供应链重构加速

  1. 冶炼产能东移

    • 印度、越南等国以零TC条件吸引矿商,Adani集团宣布在古吉拉特邦投建50万吨冶炼厂,直接对接非洲铜矿资源。
    • 中国冶炼企业加快海外布局:2024年中资企业在刚果(金)、秘鲁并购铜矿资源量达1500万吨,较2022年增长3倍。
  2. 金融市场反身性效应

    • COMEX铜期货空头持仓创历史新高,对冲基金押注"中国减产→全球短缺"逻辑,LME铜价波动率指数(CVOL)升至38.6(五年均值22.1),衍生品市场加剧实体波动。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北京霍桐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