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锂辉石及锂云母现货价格延续下跌走势,与下游碳酸锂价格形成螺旋式下跌,形成“成本支撑失效-锂盐抛售加剧”的恶性循环。截至5月30日,进口锂精矿价格为620美元/吨,较上周下跌27.5美元/吨,下跌幅度4.2%。锂云母精矿报价为1215元/吨,较上周下跌10元/吨,下跌幅度0.82%。由于下游压价力度增强,采购动力不足,矿价逼近部分贸易商的成本线甚至出现倒挂,贸易商抛售库存。
本周锂盐价格走势继续下跌,期货与现货价格同步下跌,现货下跌幅度大于期货。现货方面,截至5月30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6.11万元/吨,较上周下跌2100元/吨,下跌幅度为3.3%;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为5.94万元/吨,较上周下跌2100元/吨,下跌幅度3.4%,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与工业级碳酸锂价差为1700元/吨,持续收窄;氢氧化锂价格同步下行,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为6.35万元/吨,较上周下跌1576元/吨,跌幅2.4%。期货方面,碳酸锂主力合约2507收于59800元/吨,下跌1160元/吨,下跌幅度1.9%,期货价格已经跌破60000元/吨的整数关口,贴水现货幅度达1300元/吨。下游需求疲软,动力电池排产环比下降,电池厂商采购以刚需为主。
按照当前的矿价计算,对应的碳酸锂完全成本约为6.2万元/吨(含税),现金成本(不含折旧)约5.6万元/吨,短期仍可维持现金流。锂辉石方面,一体化企业(如天齐锂业)因自供矿石,成本可控制在5万元/吨以下;外采矿石企业成本普遍高于6万元,当前价格下生存压力大。盐湖提锂(如盐湖股份)成本仅2.8万–4.7万元/吨,优势明显。外购锂云母精矿生产碳酸锂现金生产成本分别约为7.4万元/吨,而自有锂云母(云母一体化)成本约6.3万元/吨。
受上游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影响,磷酸铁锂价格继续走弱。截至5月30日,磷酸铁市场价格为10600元/吨,价格环比上周持平;动力型磷酸铁锂价格为3.21万元/吨,较上周下跌400元/吨,下跌幅度1.2%;储能型磷酸铁锂价格为3.11万元/吨,较上周价格下跌400元/吨,下跌幅度1.3%。由于下游库存较高面临一定压力,企业普遍采取谨慎采购策略。
在下游需求表现需求一般的情况下,本周钴系产品现货报价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电解钴价格高位下行。截至5月30日,电解钴现货报价23.39元/吨,较上周下跌1950元/吨,下跌幅度0.8%。钴中间品价格暂稳,报于12.25万元/吨,与上周持平。钴价下跌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疲弱,叠加市场消息扰动市场情绪,市场出现一定恐慌性的抛售,压低电解钴交易价格。目前看来钴价下跌仅为短期情绪宣泄,实际供需未显著恶化。
本周钴盐产品报价下跌为主。截至5月30日,硫酸钴现货报价4.85万元/吨,较上周下跌450元/吨,跌幅0.9%;氯化钴报价5.965万元/吨,较上周下跌550元/吨,跌幅达0.9%。下游材料厂订单情况依旧未见好转,原料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采购意愿持续降低。
四氧化三钴现货报价维持弱势。截至5月30日,四氧化三钴现货报价跌至均价报20.34万元/吨,较上周下跌2600元/吨,下跌幅度1.3%。冶炼厂出货意愿有所增强,但钴酸锂厂商基本已完成备货,处于去库存阶段,多采取观望态度,囤货意愿较低。
三元价格表现弱势。截至5月30日,三元523、622、811前驱体报价分别为7.8、8.05、8.85万元/吨,均与上周持平;三元523、622、811报价分别为11.7、11.9、14.4万元/吨,分别较上周下跌0.1、0.1、0.1万元/吨,下跌幅度0.8%、0.8%、7%。三元材料价格全线承压,成本支撑弱化叠加需求疲软,行业利润修复有限。
本周电芯价格持稳。截至5月30日,磷酸铁锂、三元电芯报价0.34、0.44元/瓦时,与上周持平。
截至5月29日,国内碳酸锂周度产量达1.66万吨,维持在近五年高位。尽管部分锂盐厂计划检修,但盐湖提锂进入季节性高产期,叠加非洲低价矿资源流入推动非一体化厂商复产,总供应量仍将维持一定的增长,进一步增加国内供应压力。
库存方面,自2月以来样本周度库存持续攀升,目前已超过13万吨,刷新2024年8月以来新高,处于持续累库的过程。当前库存可覆盖行业约50天需求,叠加港口锂矿库存,形成“隐形供应池”,进一步加剧过剩压力。
国内钴中间品社会库存持续处于高位,冶炼厂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2025年4月,中国进口氢氧化钴5.31万实物吨,同比小幅增长2%。这一现象源于刚果(金)2月实施的钴出口禁令初期引发市场恐慌性囤货,但实际到港量未出现断崖式下跌,反而因但前期在途货源及非刚果(金)渠道(如印尼镍钴湿法冶炼中间品)的补充,使得实际到港量未出现断崖式下跌,并维持了供应韧性。尽管原料成本高企,但下游需求疲软导致冶炼厂被动延长原料库存周转周期,进一步抑制了补库动力。
2.3.1动力电池
尽管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但产销量差值逐渐扩大,库存累积严重,产销量增长边际出现乏力迹象。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4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5.1万辆和1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8%和44.2%;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自今年2月份以后,产销量累计值同比开始出现边际递减。
2.3.2储能
受国内储能领域取消强制配储影响,新能源项目配储动力下降,部分已规划项目延迟开工,储能企业面临产能闲置、库存积压等压力,增速较过去两年显著放缓。日内瓦联合声明后,美国对中国储能电池关税从155.9%降至40.9%,但仍处于高位,关税下调刺激中国企业加速出货。国内储能行业正经历政策红利退潮与全球化挑战的双重考验,短期抢装与抢出口可缓冲部分压力,但中长期增长需依靠技术溢价和多元市场开拓。
2.3.3电子消费
消费类电子(3C)和小动力应用领域(如电动工具、轻型电动车)的需求持续走强,成为支撑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短期来看,家电补贴政策与绿色消费导向将持续激活3C电池需求,为行业提供关键缓冲带。
美延长对华301条款关税的部分豁免。据中新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6月1日宣布,延长对中国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行为、政策及做法的301调查中的豁免期限。豁免期限原定于2025年5月31日到期,现已延长至2025年8月31日。
天齐锂业2.6万吨碳酸锂新项目落地江苏。近日,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就天齐锂业新能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年产26000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环评进行公示。总投资20748.45万元,建设规模较大,依托现有的氢氧化锂生产车间及氢氧化锂库房,新增二氧化碳罐区,建成后形成年产电池级碳酸锂26000吨的生产能力。
智利SQM一季度以创纪录销量加剧锂市场过剩。外电5月29日消息,智利矿业化工公司SQM凭借低成本策略扩大市场份额,今年一季度锂销量创下历史新高。SQM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内,其销量同比激增27%,主要供应电动汽车市场(尤其是中国)的强劲增长及储能系统的新增需求。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375亿美元,即每股48美分,但未达到市场预期。一季度营收达10.4亿美元,同比下降4.4%,上年同期为10.8亿美元)。
刚果关键矿产协议谈判加速,6月底或达成“矿产换和平”计划。据《金融时报》5月26日报道,刚果民主共和国官员透露,该国有望在6月底前与美国达成关键矿产投资协议,同时推动结束卢旺达支持的东部叛乱。协议可能允许刚果的钨、钽、锡等矿产合法出口至卢旺达加工,作为美国斡旋的和平计划一部分。刚果矿业部长表示,该协议将帮助"实现合作伙伴多元化",降低对中国矿产开发的依赖。但谈判仍面临重大障碍——刚果长期指控卢旺达每月走私数千万美元矿产,并支持M23叛军制造东部冲突。美国非洲事务高级顾问马萨德·布洛斯本月曾表示,正推动双方今夏签署和平协议,配套矿产开发计划拟引入西方数十亿美元投资。
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绿电占比达98% 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今日在云南投产。宝池储能站占地面积有5个足球场大小,装机容量达到400兆瓦时,每年可调节电量5.8亿度,相当于27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其中绿电占比高达98%。
目前碳酸锂供给过剩情况延续,终端增速放缓,致使碳酸锂库存持续增长进而抑制正极材料厂的原料补库积极性,基本面弱势不改,盘面继续破位下跌寻底,关注低价情况下上游矿端是否有减产动作。
刚果(金)出口禁令的影响边际减弱,供给端具有一定的韧性,而需求未见明显起色,下游厂商维持按需采购节奏,接货情况尚未出现明显好转。预计下周电解钴现货价格或持续维持偏弱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