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国内电解铜市场延续高位上行态势,主要城市价格普遍上涨,涨幅介于130-250元/吨之间。其中,西南地区的重庆价格居首且涨幅最大,华北的北京、天津紧随其后,华东的济南则因供应相对充足,涨幅最小。国际铜价同步走强,LME铜价收涨1.2%至9980美元/吨,创近一个月新高,进一步支撑国内价格。
城市 | 价格(元/吨) | 涨幅(元/吨) | 区域特征 |
---|---|---|---|
重庆 | 81155 | +250 | 西南工业重镇,需求旺盛 |
北京 | 81070 | +230 | 华北消费中心,库存偏紧 |
天津 | 80910 | +230 | 北方物流枢纽,贸易活跃 |
上海 | 81020 | +160 | 华东核心市场,联动国际 |
济南 | 80835 | +130 | 周边冶炼厂集中,供应充足 |
近期,全球铜矿供应持续紧张,智利(全球第一大铜矿生产国)因暴雨引发的矿山滑坡导致产量环比下降8%,秘鲁则因劳资纠纷推迟了2个新项目投产。铜精矿供应短缺推高了冶炼成本(当前TC/RC费用降至-43美元/吨,冶炼厂普遍亏损),倒逼企业减产,支撑电解铜价格。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占全球50%),近期电网投资(1-5月同比增长12%)、新能源车产业(6月销量同比增长35%)的高增拉动了电解铜采购需求。其中,重庆因本地新能源车企业(如长安汽车、比亚迪重庆工厂)的订单激增,电解铜日均采购量较上月增长20%,推动价格涨幅居首。
美联储7月利率决议(7月31日)临近,市场定价9月降息概率超90%,美元指数今日下跌0.5%至100.2,以美元计价的国际铜价受益上涨。国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强(今日中间价报7.02),也降低了进口成本,支撑国内价格。
今日价格分化主要源于需求与供应的区域差异:
短期国内电解铜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核心区间或在80500-81500元/吨(对应LME铜价9800-10100美元/吨)。若美联储降息预期兑现,美元进一步走弱,价格可能突破81500元/吨;若美国关税政策(9月拟加征25%进口铜关税)提前落地,可能抑制中国铜出口,增加国内供应压力,价格或回调至80500元/吨附近。
总结:今日国内电解铜价格上涨主要受供应短缺、内需韧性及宏观宽松支撑,区域分化因需求与供应差异所致。短期需关注政策与库存变化,建议下游企业合理安排采购,规避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