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5年7月31日),国内电解铜市场全线下跌,市场情绪持续疲软。据监测的9个主流城市数据显示,电解铜均价约为79233元/吨,较昨日下跌580元/吨(跌幅约0.73%)。各城市价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跌幅区间为570-610元/吨。
今日各城市电解铜价格分化不大,整体处于79105-79385元/吨区间。其中,武汉以79385元/吨居最高价,主要得益于华中地区制造业需求相对稳定,但仍难掩整体下跌趋势;上海紧随其后,以79340元/吨为次高位,作为全国最大的铜贸易集散地,其价格受国际铜价影响最直接,今日亦跟随国际铜价下跌;济南则以79105元/吨成为最低价,因华北地区下游需求疲软(如家电、汽车行业采购减少),价格承压最明显。具体价格从高到低排序为:武汉(79385)> 上海(79340)> 重庆(79325)> 北京(79280)> 西安(79230)> 沈阳(79200)> 天津(79120)> 广州(79115)> 济南(79105)。今日所有监测城市均出现下跌,跌幅分化明显:跌幅Top3为广州(-610元/吨)、重庆(-590元/吨)、西安(-580元/吨);济南、天津、北京、上海均为-575元/吨的中间跌幅;武汉、沈阳跌幅最小,均为-570元/吨。注:广州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铜消费城市,今日跌幅居首,主要因当地家电企业(如格力、美的)近期减产,铜采购量骤降,导致价格下跌幅度扩大。
今日电解铜价格下跌的核心驱动因素可归纳为“国际传导+国内供需失衡”两大逻辑。具体来看,国际铜价大幅拖累是直接诱因——今日LME铜价盘中下跌2.1%(报7850美元/吨),COMEX铜价下跌1.9%(报3.55美元/磅),主要因美元指数走强(突破106关口)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铜资产吸引力,叠加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如欧元区PMI创3年新低、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铜的“工业金属属性”承压,投机需求加速撤离。
另一方面,国内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了下跌压力:需求端,下游核心行业(房地产、家电、汽车)持续萎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下降5.2%(创年内新低),家电(空调、冰箱)产量同比下降3.1%,汽车产量同比下降2.8%,这些占铜需求60%以上的领域采购量骤减,导致市场需求严重不足;供应端,国内冶炼厂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7月电解铜产量为95万吨(同比增长2.1%),主要因云南、江西等地新投产项目(如云南铜业20万吨/年项目)逐步满负荷运行,市场供应持续增加;库存端,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库存近期持续累积,7月31日报12.5万吨(较上周增加5%),清晰反映出“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
此外,政策与资金因素也抑制了价格反弹:近期国内货币政策虽保持稳健,但资金成本(如1年期LPR)仍处于高位,铜贸易商融资成本上升,投机性采购大幅减少;同时,监管层对“大宗商品炒作”的打击(如严查期货市场违规交易),导致市场流动性收缩,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