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铝价上行逻辑
供应端约束:国内电解铝产能受 4580 万吨天花板限制,2025 年新增产能以置换为主,叠加氧化铝成本高企,支撑铝价底部。
需求端韧性:
新能源领域:光伏装机与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增长,工业铝型材需求首次超越建筑领域。
出口改善:海外基建政策刺激铝材出口,4 月订单同比增长。
库存去化:国内铝锭 + 铝棒社会库存周环比下降,其中铝棒库存降幅显著,显示下游补库需求启动。
3. 风险提示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美国对华钢铝关税可能抑制铝材出口,加剧国内供应压力。
成本端波动:铝土矿进口依存度超 70%,地缘政治风险可能推升原料价格。
1. 再生铝棒供需与价格趋势
价格跟涨乏力:再生铝棒价格涨幅显著弱于铝锭,反映出需求疲软与成本压制双重压力。
供应端:3 月样本再生铝企业产量环比增长,但废铝采购量增幅更大,原料供应紧张推升生产成本。
需求端:下游按需采买为主,市场成交清淡,再生铝棒企业以 “背靠背接单” 为主,订单增量有限。
2. 铝水棒与再生铝棒价差倒挂
价差区间:铝水棒与再生铝棒价差呈现倒挂状态,区间波动较大。
原因分析:
铝水棒加工费承压:产能过剩导致加工费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主动降价抢占市场。
再生铝成本刚性:废铝进口受限,国内库存降至低位,支撑再生铝生产成本。
替代性瓶颈:再生铝棒在高端领域的应用仍受限,下游企业更倾向于采购铝水棒以保证产品质量。
1. 江西:品牌趋同与低库存博弈
报价趋同:市场品牌报价差异缩小,下游按需采购为主,少量成交反馈。
库存压力:再生铝棒企业库存压力较小,但缺乏涨价动力。
2. 广东:逢低补库与出口分流
采购策略:下游逢低补货,但棒厂排产周期短,出口订单分流部分产能。
内贸表现:内贸成交表现一般,出口需求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3. 河南:周均价压制与订单分化
价格波动:周均价低于点价,再生棒厂以背靠背接单为主。
订单结构:大型企业订单稳定,中小企业订单增量有限。
4. 湖北:低价成交与区域竞争
报价策略:再生铝棒企业积极报价,低价货源成交尚可。
区域差异:价格略高于河南,区域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