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5年版)》,中铝山东企业自主研发的“拜耳法赤泥分质调控生产基体复合材料关键技术”成功入选,标志着公司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得国家级权威认可。
该技术构建了一个赤泥基新材料技术体系方案,通过物理法分质、调控、分级等手段,将赤泥生产出系列硅铁粉、硅铝粉、赤泥基干土等新材料,可作为不同的替代原料,满足水泥、建材、陶瓷等行业对原料的需求。这使得赤泥一步落地成粉,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以低成本打开了赤泥利用的通道。其关键技术包括利用赤泥中原始颗粒重力和磁力的差别进行定向分散和选择分离,分级制粉得到硅铁粉;加入调整剂针对游离碱进行定向固化得到固化赤泥;加入复配元素进行定向解聚和颗粒化处理,得到建陶行业需要的硅铝粉和道路行业所需的赤泥基土复合材料等。主要技术指标为形成3种赤泥产品,并开发出低成本分质利用技术,赤泥减排率达100%。
多年来,中铝山东企业在赤泥综合利用领域持续深耕。作为国内第一家成立赤泥综合利用研究院的单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先后承担了科技部“七五”“八五”“九五”“十一五”有关赤泥综合利用的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年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赤泥低成本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示范”课题研究,取得赤泥综合利用专利21项、成果20项。该企业集中科研力量,围绕钢铁、建陶、水泥、道路等行业进行赤泥基产品布局,根据细分市场特点量身定制,实施研销产一体化运行,目前赤泥综合利用率已超过35%,初步形成“赤泥+”新产业模式。
此次入选国家级目录,是对中铝山东企业在铝工业绿色发展技术创新领域长期投入的高度认可。公司将始终以“点石成金,造福人类”为使命,未来将持续深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更多行业实现绿色转型,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事业贡献中铝力量。同时,中铝山东企业作为淄博金属新材料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其在赤泥综合利用技术上的突破与发展,也有望进一步辐射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共同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