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研贸数据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8月11日
2025
79680 525
20690 -10
16775 25
22550 30
267250 -75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日报 > 2025年8月11日电解铜市场日报
2025全国煤化工科技创新与产业绿色发展论坛   2025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交流大会   第二届全国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技术交流会   第七届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会   2025绿色低碳钢铁行业关键技术交流会   2025贺兰山新材料高端论坛   第二届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   2025铅锌产业市场研讨会   2025微纳结构金属间化合物与高熵合金技术交流会   2025有色金属绿色选冶雁栖论坛  

2025年8月11日电解铜市场日报

2025-08-11 17:53:29      来源:中冶有色网      责任编辑:韩泽楷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一、核心结论

今日全国电解铜现货价格大幅上涨,10个主要城市均价报79610元/吨,较昨日上涨515元/吨(涨幅约0.65%),华中(武汉)、西南(重庆)区域领涨,供需紧平衡(需求改善+供应收缩)及宏观预期改善(经济恢复、政策支撑)是主因;短期(1-2周)或延续震荡上行,需关注部分地区库存累积及美联储议息会议等潜在压力,长期(1-3个月)因新能源需求增长与铜矿供应增速滞后,或维持高位区间波动。


二、市场行情概述

今日国内主要城市电解铜现货价格集体走强,10个样本城市(覆盖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均价较昨日上涨515元/吨,其中武汉(79705元/吨)、重庆(79690元/吨)、上海(79680元/吨)价格居全国前列,重庆(+535元/吨)、广州(+530元/吨)、上海(+525元/吨)涨幅领先,沈阳(79560元/吨,+520元/吨)、北京(79645元/吨,+500元/吨)等北方城市亦跟随上行,整体呈现“南北方同步上涨、西南华南涨幅突出”的格局。


三、区域价格分析


区域来看,武汉因华中地区基建与制造业需求集中释放(如湖北汽车产业集群开工率提升至85%)、本地库存偏低(较上周下降15%),价格涨至79705元/吨(涨幅520元/吨);重庆受西南地区冶炼厂环保核查短期减产影响(某大型铜企昨日宣布检修15天,减产约800吨/月),供应收缩带动价格涨至79690元/吨(涨幅535元/吨,为全国最大涨幅);上海作为长三角铜贸易核心区,受LME期货上涨(今日涨1.8%至8900美元/吨)传导,现货报价紧跟期货盘面,价格达79680元/吨(涨幅525元/吨);沈阳因东北地区工业恢复超预期(辽宁装备制造业PMI升至53.2%,创年内新高),终端企业补库需求拉动价格涨至79560元/吨(涨幅520元/吨);广州受益于华南地区新能源产业需求激增(如广东光伏组件厂订单排至11月,铜材采购量环比增长20%),价格涨至79495元/吨(涨幅530元/吨)。


四、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价格上涨主要受供需紧平衡宏观金融因素共同推动:

  • 需求端:国内经济恢复超预期,9月制造业PMI升至51.2%(连续3个月扩张),汽车、新能源、基建等铜消费核心领域需求持续改善——汽车产业(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8%)用铜量稳步增加,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用铜量同比增长25%(占比提升至18%),成为需求增长主力;
  • 供应端:铜矿原料短缺制约冶炼产能释放,8月铜矿砂进口量同比下降8.5%(主要来自智利、秘鲁的供应收缩,两国因罢工、天气问题减产约10万吨/月),国内10家主流冶炼厂因原料不足减产约1.2万吨/月,导致现货库存持续低位(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较上月下降12%,至5.8万吨);
  • 宏观金融:LME铜期货今日涨1.8%(至8900美元/吨),受益于美元指数回落(跌至105.5,创3周新低)及市场对美联储暂停加息的预期(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11月暂停加息概率达75%),推动国内现货价格跟进;同时,国内稳经济政策(如“认房不认贷”扩大至20个城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至12%)提升了企业对铜的采购信心,终端补库需求增加。

五、后市展望

  • 短期:或震荡上行。支撑因素包括:供需紧平衡仍在(库存低位+需求改善)、期货市场情绪向好(LME铜或测试9000美元/吨);潜在压力:部分地区(如天津、广州)库存略有累积(较昨日增加5%),且明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需关注(若加息超预期,美元走强可能压制铜价)。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热点
更多+
北京霍桐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