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有色行业深陷“内卷”困局,“反内卷”政策为其破局带来新动能。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指出,行业“内卷”源于资源端与制造端结构性失衡。我国镍、钴、锂等关键矿产对外依存度超70%,下游加工产能却占全球80%以上,“两头在外”导致企业“越亏损越生产”。
“反内卷”政策多维度发力。资源端推进“增储上产”,五矿资本等研究深海采矿;铜精矿加工费跌至极值,冶炼厂联合减产,矿端压力向锭端传导。
制造端,能耗与碳排放门槛淘汰低效产能,电解铝电耗受限,产能向绿电区转移,成本降低;政策引导企业转向高附加值领域,推动产业升级。
需求侧有积极变化,电网投资、光伏用铜量增长对冲地产链弱势,政策将强化高端领域需求,推动消费模式转型。
政策促使有色定价体系重构为期现融合机制。顾冯达提出“资源自主+技术壁垒+绿色认证”路径,包括西藏铜基地建设、发展高端材料、绿电自供等。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长期产业结构将优化,高端产能扩容,低端出清,工艺升级。
对于政策实施挑战,王红英提醒部分企业减产意愿不足,需坚持绿色发展,淘汰低端产能,统一监管标准,推动企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