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7月11日
2025
78720 135
20880 -20
16925 -75
22450 20
267250 150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行业资讯 > 反内卷”政策为有色行业破局注入新动能,产品向“高精尖”领域探索
第六届全国火法冶金工艺技术与装备交流会   2025材料电子显微表征技术湘江研讨会   第六届中国浮选大会   2025第三届全国金属增材制造及注射成形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与减污降碳技术大会   2025磷资源高值利用与新能源协同创新发展论坛   第二届战略金属资源与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大会   第二届全国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与绿色发展创新论坛   第二届关键金属选冶与高纯制程技术交流会   2025全国煤化工科技创新与产业绿色发展论坛   2025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交流大会   第二届全国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技术交流会  

反内卷”政策为有色行业破局注入新动能,产品向“高精尖”领域探索

2025-07-11 10:05:40      来源: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韩泽楷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当前,我国有色行业深陷“内卷”困局,而“反内卷”政策为行业破局注入新动能。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分析认为,有色行业的“内卷”本质是资源端与制造端结构性失衡的产物。我国镍、钴、锂等关键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超70%,下游加工产能却占据全球80%以上份额,这种“两头在外”的格局,导致企业陷入“越亏损越生产”的循环。

为打破这一困局,“反内卷”政策从多维度发力。在资源端,强力推进“增储上产”战略,五矿资本等企业已启动深海采矿商业模式研究。顾冯达表示,当前铜精矿加工费(TC)跌至历史极值,引发国内冶炼厂联合减产,矿端紧缺压力加速向锭端传导。

制造端的革新同样关键。据顾冯达介绍,能耗与碳排放门槛已成为淘汰低效产能的“利剑”。电解铝吨铝电耗强制降至1.3万度以下,推动产能向云南等绿电富集区转移,水电铝成本降幅达2000元/吨。同时,政策引导企业转向高压铜箔、航空航天铝材等高附加值领域,推动产业向“高精尖”升级。

需求侧结构性变革已显现积极信号。电网投资同比增速20%、光伏用铜量环比跳升18%,有效对冲了地产链需求弱势。顾冯达进一步表示,“反内卷”政策将持续强化新能源、特高压等高端领域需求,推动消费模式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转型。

政策催化下,有色定价体系重构为“资源为基、金融为翼”的期现融合机制。针对产业突围方向,顾冯达提出明确路径:未来需聚焦“资源自主+技术壁垒+绿色认证”战略。资源自主化攻坚方面,西藏铜资源基地建设提速,玉龙铜矿三期获批后新增20万吨年产能,2025年再生铜占比目标提升至35%;高端材料进口替代方面,重点发展半导体用4N级超高纯铜、新能源车一体化压铸铝合金等“卡脖子”产品;绿电自供增益方面,企业碳配额收益有望贡献超10%的业绩弹性。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长期来看,有色产业结构将持续优化,高端产能加速扩容,低端产能有序出清,生产工艺加速迭代升级。

针对政策实施中的潜在挑战,王红英提醒,部分企业可能因自身经营压力或地方政府税收考量,减产意愿不足。对此,需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导向,坚决淘汰低端过剩产能,构建统一的监管标准体系,同时推动企业深度融入产业链,强化协同发展。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热点
更多+
安徽霍桐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