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金三银四" 消费旺季推进,国内铝棒市场呈现供需双向改善态势。下游铝加工企业订单量环比增长 15%,光伏组件与汽车轻量化领域需求尤为突出,带动铝棒周度出库量突破 6.2 万吨,创年内新高。库存方面,截至 3 月 27 日,全国铝棒社会库存降至 27.2 万吨,环比减少 5.5%,连续两周呈现去化趋势。其中,再生铝棒因废铝原料供应偏紧,现货流通量同比减少 20%,而铝水棒供应相对充足,市场替代性表现平稳。
行业技术创新持续深化,湖北铝鑫工贸自主研发的铝棒加热熔炉发热室获国家专利认证,通过优化炉体结构设计,可提升热效率 15%,显著降低能耗与维护成本。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加速智能化改造,纯电双牵引机、AI 质量监控系统等设备逐步应用于挤压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 30%。广西铝业集团通过 "绿电融铝" 模式,实现吨铝综合能耗较行业平均低 5%,并获全国首个 "绿铝" 碳标签试点认证。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 2027 年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产能占比超 30%,清洁能源使用率达 30%。广西铝业集团创新绿色金融模式,旗下企业获首笔碳足迹挂钩贷款,通过 "减排成效与融资成本" 双挂钩机制,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与碳减排协同发展。此外,国内铝土矿进口量周度突破 426 万吨,氧化铝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83% 左右,市场供应保持宽松格局。
短期来看,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或引发市场波动,但国内消费旺季需求韧性与库存低位形成支撑。随着光伏抢装潮持续及汽车轻量化渗透率提升,铝棒需求有望保持增长。中长期,政策引导下行业整合加速,绿色技术与高端制造领域将成为发展主线,建议关注企业技术改造进度及新能源领域订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