镓市场周报(2025.2.8-2.14):镓价弱势难改 政策托底与需求回暖酝酿变数
2025-02-19 09:01:56 来源:中冶有色网
价格走势:跌幅收窄但下行通道未改
截至2025年2月14日,国内金属镓(≥99.99%)主流报价为1775元/千克,较前一周下跌20元/千克,连续三周累计跌幅达5.4%。分区域看:
-
华东市场:现货报价1750-1800元/千克,部分贸易商低价抛售库存,成交价下探至1730元/千克。
-
华南市场:因电子产业集中,需求略强于华东,报价1780-1820元/千克,但实际成交稀少。
与历史同期对比,当前价格较2024年同期(1950元/千克)下降9%,创近三年春节后最低水平,凸显市场信心不足。
市场冷清成因:供需矛盾深化
-
需求端“冰封”
-
半导体行业:据SEMI数据,2024年四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量同比下滑12%,国内晶圆厂扩产节奏放缓,镓(用于氮化镓衬底)采购量缩减。
-
光通信领域:头部企业如中际旭创、光迅科技2024年财报显示,光模块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15%,短期补库需求疲弱。
-
春节后复工延迟:江苏、广东等地部分加工企业复工率仅60%-70%,且以消化节前备货为主,新订单跟进不足。
-
供应端压力隐现
-
产量维持高位:2024年中国金属镓产量约550吨,同比增长8%,主要来自山西、河南等地新增产能释放。
-
社会库存高企:2月中旬镓社会库存达85吨,环比增加12%,逼近2023年库存峰值。
潜在变数:多空博弈加剧
-
政策托底预期升温
-
央行2月10日宣布新增5000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额度,重点支持“半导体材料”等战略性产业,或间接缓解镓企资金链压力。
-
工信部拟于3月启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2026-2030)》修订,氮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或获更高政策倾斜。
-
产业链结构性机会
-
国产替代加速:华为旗下哈勃投资近期参股云南镓业,布局高纯镓产能,长期或重塑供应链格局。
-
新兴需求萌芽:小米、蔚来等车企加速800V高压平台车型量产,碳化硅(SiC)器件中镓用量较传统方案提升30%,但大规模放量需至2026年。
-
国际市场价格传导
-
欧洲战略小金属报价(2月14日)为265美元/千克(约合1820元/千克),较国内溢价2.5%,若价差持续扩大或刺激出口,缓解国内过剩压力。
后市展望:弱现实与强预期的拉锯战
-
短期(1-2个月):下游复工节奏及3月“两会”政策力度是核心变量。若需求复苏弱于预期,镓价或下探1700元/千克心理关口。
-
中期(6个月):半导体行业周期拐点(据Gartner预测2025Q3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转正)及新能源需求起量,或推动镓价反弹至1850-1900元/千克区间。
策略建议:
-
生产企业:可逢低签订长单,锁定加工利润;
-
贸易商:关注1750元/千克下方投机性囤货机会;
-
下游企业:分批采购,避免集中补库推高成本。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或压制全球电子产业链复苏。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