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市场周报(3.22-3.28):高位震荡中政策博弈加剧 全球库存拐点与需求韧性分化并存
2025-03-28 16:38:12 来源:中冶有色网
一、价格走势:高位震荡承压,区域分化显著
-
国内期现价格波动
-
本周沪铜主力合约累计下跌0.93%,收于80,810元/吨,LME铜价同步回落至9,846.5美元/吨,但美铜因关税政策预期一度刷新历史高位至11,273美元/吨,溢价幅度达12.4%。
-
现货市场分化明显:上海地区平水铜贴水20元/吨,华北地区因下游畏高情绪成交冷清,天津市场贴水扩大至280元/吨。
-
国际价差驱动跨市套利
-
美铜与伦铜价差扩大至1,393美元/吨,刺激全球铜库存向美国转移,预计未来几周将有10万-15万吨精铜抵美港口,可能推高美国库存至40万吨。
二、供需分析:矿端压力缓解,需求韧性分化
-
供应端改善与成本压力
-
铜矿供应:印尼新增100万吨铜精矿出口配额,自由港获127万吨出口许可,智利Collahuasi铜矿复产,短期矿端紧张格局缓解;但铜精矿加工费(TC)仍处低位(-15.83美元/吨),冶炼利润受硫酸价格上涨支撑。
-
国内电解铜产量:3月预计达111.84万吨,环比增长7.4%,但部分冶炼厂因原料短缺调整生产计划。
-
需求端分化与负反馈显现
-
传统领域:电力投资与家电补贴支撑铜杆开工率(72.63%,环比+8.31%),但房地产需求仍疲弱。
-
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前2月销量同比+52%,光伏需求增速边际放缓;铜管开工率82.33%,漆包线旺季特征显著。
-
高铜价抑制:中小型加工企业暂停接货,精铜杆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5.21%至69.93%。
三、库存动态:全球显性库存现拐点
-
国内库存累库趋缓
-
国内社会库存降至33.65万吨(环比-1.93万吨),上海库存24.43万吨(环比+1.28万吨),广东库存6.77万吨(环比-0.53万吨),保税区库存累至11.65万吨(环比+134.4%)。
-
LME库存周降1.68万吨至24.42万吨,亚洲仓库铜提取量达2017年以来峰值。
四、宏观与政策:关税扰动与金融属性博弈
-
关税政策预期主导市场情绪
-
特朗普政府拟于4月2日对进口铜加征25%关税,引发企业提前囤货及跨市套利,美铜溢价扩大,但高基数下涨幅可能放缓。
-
国内政策端稳增长发力,《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支撑长期需求,但进口亏损扩大至-957.56元/吨,抑制海外货源流入。
-
金融属性与美元波动
-
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撑铜价中期上行,但美元指数波动及地缘冲突(中东局势、俄乌谈判)加剧短期价格震荡。
五、后市展望:高位震荡延续,关注政策落地
-
短期(1-2周)
-
铜价或在79,000-82,000元/吨区间波动,需警惕关税落地后跨市套利平仓引发的回调风险。现货升水或企稳于贴水50~升水0元/吨,建议下游逢低按需采购。
-
中期(1-3个月)
-
铜矿供应扰动(智利产量波动、资源民族主义)与新能源需求韧性支撑铜价中枢上移,LME铜价或突破10,000美元/吨,但需防范美联储政策转向及再生铜替代效应(精废差1,320元/吨)。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