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国主要城市电解铜价格全线下跌,跌幅在270-295元/吨之间。其中,北京(79850元/吨,-290元/吨)、济南(79675元/吨,-295元/吨)、天津(79690元/吨,-290元/吨)跌幅居前;西安(79760元/吨,-270元/吨)、广州(79810元/吨,-270元/吨)、上海(79845元/吨,-275元/吨)等城市跌幅相对温和。整体价格较上一交易日(9月4日)明显回落,市场情绪转弱。
核心触发因素为宏观扰动——美联储理事鲍曼9月5日发表鹰派讲话,称通胀仍高于2%目标、劳动力市场紧张,可能需进一步加息,导致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从昨日85%骤降至68%;美元指数受此推动大幅走强(今日14:00报103.6,+0.6%,创近两周新高),因铜价以美元计价,国际铜价(LME铜价今日下跌1.3%至8890美元/吨)受压制,国内铜价同步下跌。
供应端宽松压力凸显:国内电解铜产量持续释放,8月产量达118.2万吨(环比+1.5%,7月为116.4万吨),主因云南、江西等大型冶炼厂检修结束,9月预计产量将增至119.5万吨;同时,近期沪伦比价走强(今日报7.85,处于“进口盈利”区间),推动国内企业增加进口,8月电解铜进口量达18.6万吨(环比+22%),进一步加剧国内供应压力。
需求端“金九”旺季启动不及预期:尽管进入传统旺季,但终端需求恢复缓慢:家电行业中,8月空调产量1850万台(环比+5%但同比-8%),主因地产销售疲软(7月地产销售额同比-12%)导致终端需求不足;地产行业7月竣工面积同比-15%,铜材(如电线电缆)采购量未达旺季预期;铜杆开工率今日回落至76%(昨日为78%),显示终端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铜价下跌进一步抑制了“买涨不买跌”的投机需求。
库存累库强化过剩预期:供应宽松与需求疲软叠加,国内电解铜社会库存持续增加,9月5日达13.2万吨(较昨日+2000吨,8月31日为12.7万吨),创近一个月新高,进一步推动铜价下跌。
短期(1-2周)铜价或延续震荡偏弱格局:
宏观不确定性压制情绪(重点关注9月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若延续鹰派立场,降息预期或进一步降温);
供应压力持续(国内电解铜9月产量预计增至119.5万吨,进口量环比+22%至18.6万吨,库存累库至13.2万吨);
需求恢复缓慢(“金九”旺季启动不及预期,铜杆开工率降至76%,地产竣工同比-15%拖累铜材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