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市场概况
2025年8月25日,中国主要城市电解铜价格普遍大幅上涨,全国均价较上一交易日上涨约530元/吨。据中冶有色网数据,当日主要城市价格区间为79120-79510元/吨,涨幅集中在520-550元/吨(具体数据见表1)。其中,西安以79510元/吨领跑全国,重庆(79230元/吨)、上海(79290元/吨)紧随其后,北方城市如天津、沈阳价格相对平稳,但涨幅均超过500元/吨。

二、区域价格差异分析
从区域分布看,西北、西南及华东地区电解铜价格居前,主要受供需结构差异及贸易活跃度驱动:其中,西安(79510元/吨)因西北地区铜矿资源相对匮乏,且近期当地基建项目(如西安地铁15号线二期)启动,下游需求集中释放,价格领跑全国;重庆(79230元/吨)作为西南地区铜贸易枢纽,近期港口库存(据重庆港数据)较上周减少12%,叠加新能源企业(如宁德时代重庆基地)采购增加,支撑价格走强;而上海(79290元/吨)所在的华东地区是全国铜消费核心区(占全国需求的40%以上),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临近,下游线缆、家电企业提前补库,推高了现货价格。
三、价格上涨核心驱动因素
今日铜价上涨主要受宏观预期改善与基本面支撑共同推动:一方面,宏观层面美元走弱与政策宽松预期增强,美元指数(DXY)当日下跌0.4%至100.2,创两周新低,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95%(据CME FedWatch工具),流动性宽松预期支撑以美元计价的铜价;另一方面,供应端压力加剧,智利(全球最大铜矿生产国)因暴雨引发矿坑坍塌,导致Escondida铜矿(产量占全球5%)减产15%,同时铜加工费(TC/RC)降至每吨-30美元(现货),创2020年以来新低,冶炼厂利润收缩导致精炼铜供应受限;同时,需求端受益于“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来临及新能源需求增长,下游线缆企业(如远东电缆、亨通光电)开工率回升至75%(较7月上涨8个百分点),订单量较上月增加10%,而新能源行业(如光伏、电池)需求持续增长,据SMM数据,8月国内光伏用铜量较上月增加12%,进一步支撑铜价。
四、市场参与者反应
从市场参与者表现来看,贸易商今日惜售情绪浓厚,上海地区多家贸易商表示“报价上调后,出货量较昨日减少30%”,主要因预期价格仍有上涨空间;而部分下游家电企业(如美的、格力)已启动“旺季采购计划”,通过长期协议锁定价格,避免后续成本上升;与此同时,期货市场上沪铜主力合约(2510)当日收涨0.68%至79300元/吨,与现货价格形成“期现联动”,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
五、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铜价或维持高位震荡格局,核心关注点包括“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需求验证、供应端的压力变化及宏观政策的走向。首先是旺季需求的释放情况,若国家电网2025年5000亿元投资计划落地、空调行业8月排产同比增加5%的趋势延续,下游线缆、家电企业的补库需求将进一步支撑铜价,有望推动价格突破80000元/吨;其次是供应端的不确定性,需关注智利因暴雨减产的Escondida铜矿(产量占全球5%)的复产进度,以及国内冶炼厂开工率(目前约88%,较上月下降2个百分点)带来的精炼铜供应收缩压力;此外,宏观政策方面,美联储9月18日议息会议的降息结果将直接影响美元走势,若降息落地,流动性宽松预期增强,以美元计价的铜价或迎来新一轮上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