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综述
今日锂市场延续“矿端、化合物普跌,金属锂持稳”格局。锂精矿受供应增量预期与需求疲软拖累,价格普遍下探;锂化合物(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因成本支撑减弱、下游采购谨慎,价格集体回落;金属锂受供需博弈僵持影响,暂未出现波动。整体市场受全球供应过剩、终端需求淡季双重压制,价格下行压力持续。
二、细分市场价格动态
(一)锂矿市场:普跌为主,非洲、江西产区领跌
今日锂矿价格呈现“锂辉石、锂云母全面下行,磷锂铝石持稳”特征:
锂辉石精矿:非洲产区(3.0-6.0%品位)价格均下跌10元/吨度,6%品位锂辉石精矿(美元计价)下跌8美元/吨;江西产区锂云母精矿(1.5-2.5%品位)同步下跌8元/吨度。
磷锂铝石:非洲产区(6.0-8.0%品位)价格持稳,反映其因资源稀缺性,短期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
驱动因素:全球锂矿供应增量预期(阿根廷、澳大利亚、非洲新产能释放)叠加下游锂盐厂库存高位,采购意愿低迷,矿端价格承压下行。
(二)锂化合物市场:集体回落,碳酸锂、氢氧化锂领跌
锂化合物价格呈现“全品类下跌,碳酸锂、氢氧化锂跌幅显著”:
碳酸锂:优质电池级碳酸锂(Li₂CO₃≥99.6%)下跌350元/吨,电池级(≥99.5%)、工业级(≥99.2%)同步下调350元/吨;
氢氧化锂:电池级(LiOH≥56.5%,粗颗粒、微粉)、工业级(粗颗粒)均下跌350元/吨;
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价格持稳,反映电解液环节因配方稳定、库存周转慢,短期对锂价波动传导滞后。
核心逻辑:下游电池厂因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排产增幅有限(6月排产环比增≤5%),普遍以长协+客供模式提货;上游锂盐厂受锂矿降价、成本支撑减弱影响,被动下调报价,市场成交重心持续下移。
(三)金属锂市场:供需僵持,价格暂稳
电池级、工业级金属锂(≥99.9%)价格均保持不变。当前金属锂市场呈现“供应端惜售、需求端观望”博弈:原生金属锂企业因成本压力(关联碳酸锂价格),挺价意愿强;但下游合金、高端电池领域需求疲软,采购量难以放大,价格暂维持僵持。
三、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层面
供应端:全球锂矿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12-28%(阿根廷、澳大利亚、非洲为主),国内锂盐厂开工率维持高位(电池级碳酸锂开工率≈75%),供应过剩压力持续放大。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6月国内销量预计环比增3%,低于往年同期5%均值)、储能(海外订单增速放缓)需求淡季特征显著,下游去库存周期延长。
(二)成本与政策
成本联动:锂矿价格持续下跌(非洲锂辉石较年初跌超20%),导致锂盐厂生产成本下移,价格调整空间打开。
政策约束:国内锂电回收政策逐步落地(如《动力蓄电池回收管理办法》),再生锂供应占比提升(预计2025年达18%),进一步压制原生锂价格。
(三)库存与情绪
库存压力:国内主流锂盐厂库存周期超45天,部分企业为去库存选择“暗降”促销。
市场情绪:机构普遍看空短期锂价(大和资本预计2025年LCE价格或跌至7-7.5万元/吨),贸易商出货意愿强于采购,加剧价格下行。
四、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锂市场将延续“供需过剩、价格承压”格局。
利空主导:供应增量、需求淡季、库存高位三重压力下,锂矿、锂化合物价格或继续小幅下行。
潜在利好:若7-8月新能源汽车旺季需求启动,或阶段性提振价格,但需观察终端消费复苏力度。
中长期需关注“海外新产能落地进度、国内回收体系放量、新能源政策刺激”三大变量:若供应过剩持续超预期,锂价或测试企业成本底线(部分高成本矿山、云母提锂企业已逼近亏损线);反之,政策驱动需求回暖或带动价格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