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27 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兴仁市年产 3 万吨铝制品加工建设项目节能报告(州发改能评〔2025〕XX 号)。根据国家及地方节能政策要求,结合第三方机构评审意见,该项目通过节能审查,标志着兴仁市在铝加工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上迈出重要一步。
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将严格控制在 4588.48 吨标准煤(当量值)和 6933.01 吨标准煤(等价值)以内,其中电力消耗不超过 1311.55 万千瓦时,天然气用量 241.5 万立方米,柴油消耗 30.24 吨。在单位产品能耗方面,铸轧带材综合能耗限定为 42.1kgce/t,冷轧带材为 96.26kgce/t,均优于行业基准值。
为确保能效目标实现,项目需在设计与运营阶段落实三项重点要求:
1. 设备能效优化:优先选用国家能效 1 级或节能评价值设备,将能效指标纳入采购合同,重点提升熔炼、轧制等关键工序设备效能。
2. 管理体系建设:依据 GB/T23331 标准构建能源管理体系,按 GB17167 规范配备计量器具,建立能耗统计与动态监测机制。
3. 技术持续改进:定期开展能耗对标分析,结合行业先进技术(如全石墨化阴极改造、智能化控制系统),持续优化工艺参数,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该项目是兴仁市 “煤电网铝 +”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依托登高新材料 50 万吨电解铝液产能及宁波神马、龙凯科技等下游企业集群,项目通过铝液直供模式减少二次熔铸能耗,与园区内铜铝共晶排、高端铝型材等项目形成 “材料 - 终端” 协同效应。数据显示,兴仁经开区铝产业已实现年总产值超 200 亿元,带动就业超 5000 人,成为黔西南州工业经济核心增长极。
项目建设单位需严格按批复内容实施,在建成投产前完成节能验收并提交报告。兴仁市发改局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若项目规模、能效水平等发生重大变更,或能耗超批复 10% 以上,需重新履行审查程序。此外,项目有效期为 2 年,逾期未建或建设周期超限需重新申报。
作为兴仁市 2025 年重点推进的轻量化材料项目,其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铝加工产业向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延伸。结合登高铝业电解槽节能改造(单吨铝节电 320 度)、路兴碳素阳极材料升级等技术创新,当地正加速构建 “资源高效利用 - 生产清洁低碳 - 产业循环发展” 的绿色制造体系,为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和 “双碳” 目标实现提供县域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