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0
          -730
           
       90
          90
           
       50
          50
           
       30
          30
           
       250
          250
           
       
        
     
  
                             
                         打印
打印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据中冶有色网10月29日16:58发布的数据,今日中国主要城市电解铜价格呈现集体下跌态势,跌幅普遍在220-240元/吨之间,平均跌幅约230元/吨。其中,武汉以240元/吨的跌幅成为当日下跌最大的城市,沈阳次之(235元/吨),广州跌幅最小(220元/吨),其余城市如重庆、西安、上海等跌幅均维持在230元/吨左右,整体价格区间集中在87660-87880元/吨。
	
从具体城市来看,广州电解铜价格最高,为87880元/吨,跌幅220元/吨;重庆(87870元/吨)、西安(87790元/吨)、上海(87800元/吨)紧随其后,跌幅均为230元/吨;武汉价格为87850元/吨,跌幅240元/吨,为当日跌幅最大;沈阳价格87780元/吨,跌幅235元/吨,仅次于武汉;济南、天津、北京三座城市价格最低,均为87660元/吨,跌幅均为230元/吨,形成明显的价格梯队。
	 
	
此次价格下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宏观经济疲软是核心诱因:国内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等指标增速放缓,经济恢复动能不足,下游家电、汽车、房地产等行业需求持续疲软——9月空调、冰箱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2%、3.1%,传统燃油车销量同比下降5.6%,直接导致电解铜采购量收缩。供需失衡加剧了价格压力:近期国内电解铜产量持续增加,9月产量达115万吨,同比增长5.2%,创年内新高,而下游需求未同步增长,使得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库存持续累积(截至10月28日达18.6万吨,较9月末增加2.3万吨),供过于求的格局进一步压制价格。外盘拖累则雪上加霜:昨日LME铜价下跌1.5%至8450美元/吨,创两周新低,同时美元指数(DXY)走强至107.2,创近一年新高,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承压,电解铜作为工业品也未能幸免。
		
	
贸易商与下游企业的反应呈现明显分化:贸易商因价格下跌,出货意愿增强,部分贸易商主动下调报价(如武汉地区贸易商报价较昨日下跌250元/吨),试图通过降价促进成交;下游企业则采购态度谨慎,多采取“按需采购”策略,观望情绪浓厚——某家电企业采购负责人表示,目前库存尚能满足1个月生产需求,暂不急于补库,等待价格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