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0
          -730
           
       90
          90
           
       50
          50
           
       30
          30
           
       250
          250
           
       
        
     
  
                             
                         打印
打印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2025年9月全球及中国氧化铝产量呈现“全球同比增长、中国环比微降”的核心特征。从全球来看,9月产量达1288.4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199.3万吨同比增长7.4%,这一增幅主要得益于海外产能的持续释放;不过环比来看,较8月修正后的1332.1万吨下降3.3%,反映出季节性生产扰动对全球产量的影响。中国方面,国际铝业协会预计9月产量为795万吨,虽较8月修正后的803万吨环比微降1.0%,但同比增幅仍达8.4%;需注意的是,不同机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百川盈孚、SMM口径下中国9月氧化铝产量分别为762.3万吨、760.4万吨,主要原因在于统计范围是否包含非冶金级氧化铝。
当前氧化铝市场处于内外双重增量下的过剩压力中。国内生产呈现扰动与复产交织的态势:一方面,山西雨季导致当地氧化铝减产40万吨,北方阅兵活动短期抑制焙烧量,南方部分企业检修也集中于9月上半月,对国内产量形成一定压制;另一方面,西南某企业从压产状态恢复满产,推动9月中国氧化铝日均产量达25.41万吨(8月为25.14万吨),开工率同步升至84.9%,部分抵消了减产带来的影响。原料结构则呈现分化特征,国产矿9月产量488万吨,同比下降2.32%,主要受北方降雨及矿难扰动导致供应偏紧;进口矿库存则环比增加31万吨至2896万吨,随着雨季结束,进口矿供应有望逐步修复。海外市场方面,印尼、印度成为氧化铝产量增长的主要引擎,9月印尼氧化铝产量49.8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7.16%,主要得益于南山铝业100万吨氧化铝产能在三季度投产;印度9月产量79万吨,同比增长18.1%,受Vedanta冶炼厂持续放量推动。海外产量攀升也带来价格传导效应,西澳氧化铝FOB价跌至323美元/吨,较7月下降15%,国内氧化铝进口利润达79.8元/吨,进口窗口持续开启。
从需求与库存维度看,氧化铝过剩格局正持续强化。从供需平衡表来看,9月国内冶金级氧化铝供应762.3万吨,叠加8.75万吨进口量,扣除20万吨出口及21万吨非铝用需求后,对应电解铝364.88万吨需求(单耗按1.93吨/吨铝计算),当月过剩量达25.83万吨。库存方面,国内氧化铝总库存升至463.9万吨,同比增加72.1万吨,自5月起的累库进程尚未停止;与此同时,电解铝厂原料库存也增加16.2万吨至315.9万吨,进一步反映出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需求端虽存在一定韧性,1-5月光伏装机量同比大幅增长149.97%,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也推动铝材需求提升,但电解铝消费增速仅为2.6%,难以消化氧化铝供应增量,对市场支撑有限。
成本利润层面,氧化铝价格下跌正不断挤压行业盈利空间。成本方面,9月中国氧化铝加权平均成本为2857元/吨,环比下降32元,主要原因是铝土矿成本下降35元,抵消了烧碱、动力煤成本合计上升7元带来的压力。利润层面,9月氧化铝现货均价3098元/吨,环比下降5.1%,行业利润降至241元/吨;其中山西地区使用进口矿的氧化铝完全成本达3180元/吨,部分企业已逼近亏损线,盈利压力显著增加。
展望未来,10月氧化铝市场或迎来供应调整,价格仍将承压运行。供应端来看,当前氧化铝企业检修规模有限,但随着10月末可能出现的成本倒挂,预计将触发部分企业减产,综合判断10月中国氧化铝产量或降至785万吨,日均产量较9月略有下降。过剩格局方面,预计10月氧化铝过剩量将进一步扩大至30.95万吨,进口量或增至16.95万吨,过剩压力加大将进一步压制市场价格。价格预判上,下半年氧化铝现货价格主流区间或在2900-3300元/吨,需重点警惕几内亚政治风险可能引发的铝土矿供应扰动,这一因素或对市场形成阶段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