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数据透视:短缺格局持续深化
2025年全球原铝市场短缺格局持续深化,从单月数据来看,8月全球原铝产量为613.45万吨,消费量达623.99万吨,供应短缺10.54万吨,这一态势延续了7月11.99万吨的短缺情况,同时终结了此前3-6月的阶段性过剩;从累计数据来看,2025年1-8月全球原铝产量4850.26万吨,消费量4966.13万吨,累计短缺115.87万吨,这一数值远超机构年初预测的63万吨全年缺口(雪球,2025),充分反映出当前原铝供需失衡正在加剧。而氧化铝供应则相对宽松,2025年1-8月全球氧化铝产量为9946.5万吨,按原铝生产1:2.5的氧化铝单耗测算,这些产量可支撑约3979万吨原铝生产,与当前4850万吨的原铝产量相比存在原料缺口,但得益于全球氧化铝同比预计增产650万吨(雪球,2025),未来氧化铝供应偏紧的局面有望得到缓解。
二、短缺成因:供应刚性约束与需求结构升级的碰撞
全球原铝短缺的形成,源于供应端的刚性约束与需求端的结构升级相互作用。在供应端,全球产能扩张普遍遇阻,不同区域面临各自的核心制约因素:中国受4500万吨产能红线与能源成本上升的双重影响,2025年8月原铝产量为380万吨,同比下降0.5%,且云南地区电价上调0.12元/度,进一步增加生产压力;欧洲则因天然气价格同比上涨30%,此前能源危机导致的减产产能仅能少量恢复,复产进程缓慢;其他海外地区则受项目落地滞后、原材料供应不足及权证办理等问题困扰,2025年全球原铝新增产能仅为54万吨,难以满足需求增长。在需求端,新能源领域成为核心增长引擎,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08.8万辆,同比增长30.1%,单车用铝量约250kg,带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原铝需求达375万吨,同比增长25%;光伏领域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1-7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23GW,同比增长81%,1GW光伏装机耗铝1.8万吨,且再生铝在光伏支架中的占比将突破50%。与此同时,传统领域需求也呈现边际改善,建筑领域中房屋竣工降幅收窄,保交楼政策推动建材用铝需求回暖,电力领域特高压项目开工量增加,拉动铝杆消费增长。
三、市场影响:库存低位支撑铝价强势
当前原铝市场的供需格局,使得库存低位成为支撑铝价强势的关键因素。从库存结构来看,全球原铝显性库存虽有回升,但仍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相关数据显示,LME原铝库存为51.7万吨,同比增长50%,上期所原铝库存为12.8万吨,同比增长35.5%,但流通领域的现货供应依然偏紧,市场紧平衡状态未被打破。在此背景下,机构对铝价的预判呈现分化:短期来看,2025年四季度沪铝价格预计在20400-21400元/吨区间震荡,受库存与供需短期变化影响;长期来看,花旗集团将铝价目标看至3000美元/吨,认为这一价格水平有望刺激更多产能释放,而高盛集团则预测2026年全球原铝缺口将扩大至150万吨,对铝价长期走势持乐观态度。
四、产业链机遇:成本优势与结构升级主线
全球原铝市场的供需重构与短缺格局,也为产业链带来了明确的机遇方向,核心主线围绕成本优势与结构升级展开。在水电铝领域,尽管云南地区电价有所上调,但相较于其他能源类型的铝厂仍具备成本优势,云铝股份、中国铝业等水电铝龙头企业,凭借稳定的成本控制能力有望持续受益;在再生铝赛道,受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推动,再生铝因环保属性与成本优势,市场占比不断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再生铝在原铝消费中的占比将突破50%,相关再生铝生产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在高端铝材领域,随着“以铝代铜”趋势加速推进,以及高端铝材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专注于高端铝材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将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需求增长中获得更多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