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铝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长期的供应过剩逐步转向严重短缺的局面。花旗银行发出警告,市场正“梦游般走入20年来最大赤字”。当前铝价处于2700美元/吨,而若要避免全球金属枯竭的危机,铝价需涨至3000美元以上,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在这一高位水平。
LME库存状况不容乐观,自今年5月以来,总库存始终在70万吨附近徘徊。与去年同期的100万吨相比,减少了30万吨;与四年前的300万吨相比,更是大幅萎缩。库存的减少使得交易所流动性显著下降,市场供应愈发紧张。
俄罗斯铝流向发生重大转变,由于制裁限制,其难以进入LME体系。大量俄罗斯铝转而流向亚洲市场,这使得原本就紧张的LME交易所库存状况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应紧张局面。
海外铝生产面临着诸多结构性挑战。美国虽对关税政策有所调整,但全球多地冶炼厂仍因高能源成本运营困难。南非32公司甚至警告,可能会关闭莫桑比克冶炼厂,这将进一步削减全球铝的产能。
印尼成为全球新增供应的唯一希望,但花旗预计到2030年,其年产能仅能达到230万吨,与700万吨的规划目标相去甚远。这主要是因为新建冶炼厂面临着能源供应的重大挑战,能源供应的不稳定使得印尼铝产能的扩张难以达到预期。
在需求端,新能源和电动汽车行业对铝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以及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铝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其需求为全球消费提供了强劲支撑,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缺口的压力。
铝市场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的节点上。回顾过去三十年,铝市场的危机大多由供应过剩引发,而如今,下一场危机将是前所未有的供应短缺型危机。这一转变将深刻影响全球铝产业链,从生产、贸易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