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研贸数据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9月16日
2025
81190 1410
20980     0
16950 -25
22265 -5
272500 -75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行业资讯 > 全国首个进口再生金属原料差异化检验监管创新试点在浙江宁波落地
2025全国煤化工科技创新与产业绿色发展论坛   2025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交流大会   第二届全国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技术交流会   第七届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会   2025绿色低碳钢铁行业关键技术交流会   2025贺兰山新材料高端论坛   第二届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   2025铅锌产业市场研讨会   2025微纳结构金属间化合物与高熵合金技术交流会   2025有色金属绿色选冶雁栖论坛  

全国首个进口再生金属原料差异化检验监管创新试点在浙江宁波落地

2025-09-16 16:42:00      来源:宁波海关      责任编辑:韩泽楷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9月11日,一批来自英国的25.7吨再生铜原料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完成快速放射性检测和机检查验后,运抵宁波市江北区金田铜业厂区内的查检场地。早已等候的宁波海关关员随即完成目的地检验,并对货物现场放行。这批货物从卸船到投入企业生产,用时仅仅20个小时。这也标志着全国首个进口再生金属原料差异化检验监管试点在浙江宁波成功落地。

  国际关键矿产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再生金属原料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金属产业集聚地,进口再生金属原料需求尤为旺盛。“作为铜加工企业,我们对进口再生铜原料的需求量很大,年进口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30余万吨。”金田铜业进出口部负责人姜惠乐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宁波海关通过构建风险研判模型系统分析进口再生金属原料各环节风险特征,依托智慧物流平台,全程追溯运输船舶航行轨迹,构建全链条监管模式。在实现安全风险可控和提升检验效率的基础上,将监管链条前伸至源头管控,后延至加工利用,确保进口再生金属原料差异化检验监管模式成功落地。

  姜惠乐说,“新模式下,优质的再生铜原料在码头无需开箱,在机检和放射性检验合格后,就可以直接拉到我们厂区的查验场地内进行开箱查验,极大地缩短通关时长,预计每年可实现降本近800万元。”

  在试点落地过程中,宁波海关借助智慧物流平台,全程关注船舶运输节点及动态,确保货物符合监管要求。积极指导企业建立源头管控机制、改造查验场地、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进口再生金属原料来源可靠、过程可控、结果可溯。“我们还依托智慧监管场景应用平台,实现装运前信息、运输过程、现场检验、在场货物监管、退运监管等多场景、全链条的管控。”宁波海关所属甬江海关查检科科长吴波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热点
更多+
北京霍桐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