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研贸数据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9月03日
2025
80525 565
20760     0
16775 25
22270 100
273250 -25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行业资讯 > 伊朗电解铝行业困境分析:电力与原材料短缺的双重制约
2025全国煤化工科技创新与产业绿色发展论坛   2025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交流大会   第二届全国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技术交流会   第七届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会   2025绿色低碳钢铁行业关键技术交流会   2025贺兰山新材料高端论坛   第二届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   2025铅锌产业市场研讨会   2025微纳结构金属间化合物与高熵合金技术交流会   2025有色金属绿色选冶雁栖论坛  

伊朗电解铝行业困境分析:电力与原材料短缺的双重制约

2025-09-03 17:41:45      来源:中冶有色网      责任编辑:王欣悦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伊朗电解铝行业正面临严峻的发展困境。2025年8月底,伊朗铝业协会负责人侯赛因・古达尔齐披露,该国电解铝行业因电力与氧化铝供应持续短缺,面临严重的产能利用率不足问题。尽管伊朗拥有超过65万吨/年的电解铝产能,但实际年产量仅约56万吨,产能闲置率超过14%。这一行业困局不仅影响着伊朗国内工业发展,也因其地缘政治特殊性对全球铝市场产生潜在影响。

  产能利用率不足的现状与数据表现

  伊朗电解铝产量呈持续下滑趋势。根据伊朗矿产与矿业工业发展及革新组织(IMIDRO)发布的数据,2025年3月至6月间,四大电解铝企业铝锭总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万吨至20.5万吨。在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的11个月间,伊朗四大电解铝企业——南方铝业公司(SALCO)、中部铝业公司(IRALCO)、马赫迪铝业公司及佳加姆铝厂(Jajarm)合计产量55.2万吨,同比下滑5.16%。

  产量分布显示,南方铝业以22.2万吨居首,占总产量的40%以上;中部铝业公司16万吨,马赫迪铝业公司13.9万吨,佳加姆铝厂仅3.1万吨。另据IMIDRO的统计,伊朗历1403年(2024年3月20日至2025年3月20日)铝锭总产量同比下滑近5%至604,526吨,前一伊朗年铝锭总产量为635,596吨。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被归因于该国持续的能源危机和原材料供应短缺。

  产能扩张计划也因供应链问题受阻。自2024年开始,南方铝业(SALCO)宣布计划在2025年第二季度扩产30万吨电解铝产能,但因电力及氧化铝原材料供给问题导致至今仍无法顺利投产,进一步凸显了行业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氧化铝供应短缺:进口依赖与外汇制约的双重压力

  伊朗电解铝产业面临严重的氧化铝供应缺口。据测算,若要实现满负荷生产,伊朗每年需130万吨氧化铝,但国内唯一的氧化铝生产企业——佳加姆(Jajarm)氧化铝厂仅能提供25万吨,其余80%均需依赖进口。这一供应结构使伊朗电解铝产业严重受制于国际市场和地缘政治因素。

  进口受限成为氧化铝供应的主要瓶颈。因美国为首的西方制裁等原因,伊朗无法通过美元直接向外购买足够的氧化铝用于补充。尽管一些生产商采取易货贸易或选择其他货币,但不断上升的汇率仍在推高成本。清关限制和央行外汇配置进一步加剧了该行业的紧张局面,导致原材料进口成本持续高企。

  铝土矿与氧化铝产量的增长未能填补供需缺口。尽管今年伊朗国内铝土矿产量同比增长35%,氧化铝产量亦有小幅提升,但原材料的供需缺口随着地缘政治原因仍未填补。数据显示,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期间,伊朗铝土矿产量达26.2万吨,氧化铝及氢氧化铝分别生产7.4万吨和12.4万吨,远低于实际需求。

  地缘政治因素加剧了进口风险。伊朗氧化铝主要来自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而这些进口严重依赖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运安全。若地缘冲突升级导致霍尔木兹海峡关闭,将直接导致氧化铝进口中断,进一步恶化供应状况。这种供应链的脆弱性使得伊朗电解铝产业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电力短缺:能源大国的悖论与结构性矛盾

  伊朗作为能源大国却面临严重的电力短缺,这一悖论背后是复杂的结构性问题。据伊朗国际电视台报道,去年底由于停电,伊朗50%的工业园区已停止运营,老旧的基础设施、国际制裁和管理不善等问题叠加,导致伊朗约80个电厂关闭,停电造成了巨大损失。伊朗总商会测算,2024财年(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伊朗工业部门因电力供应限制导致的利润损失就高达447万亿里亚尔(约合5.5亿美元)。

  电力结构对电解铝产业构成特殊挑战。伊朗的电力行业高度依赖天然气发电,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2年天然气发电量占伊朗总发电量的80%,2024年这一数字已达90%。为了维持发电厂的运转,伊朗每天需要2.8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或2.25亿升的重油和柴油。这种能源结构使得电解铝产业不仅面临电力短缺问题,还直接受到天然气供应波动的影响。

  季节性电力短缺模式明显。古达尔齐对夏季电力短缺可能缓解持谨慎乐观态度,但分析认为未来伊朗冬季天然气供应限制或对电解铝产能带来新的挑战。天然气短缺正是2024年冬季伊朗全国电力短缺的重要原因,而电解铝作为高耗能产业,在能源分配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每年夏季,伊朗近7成的工业企业面临电力供应限制,不仅三班倒的生产线被迫停工,钢铁、玻璃、铝等行业生产设备还会受到损害。

  政府应对措施效果有限。伊朗能源部和工矿贸易部虽出台政策以弥补工业企业因停电造成的损失,明确制药、冷藏、食品等行业供电不受限制,允许工业企业自建电厂,并规定政府对因停电遭受损失的工业企业给予补偿,但尚未明确具体补偿办法,对电解铝这类高耗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不足。

  恶性循环:出口换汇与下游产业衰退的双重困境

  伊朗电解铝产业陷入了"出口换汇进口原材料"的恶性循环。尽管据伊朗官方口径表示45万吨电解铝可满足国内需求,但实际流入本土产业的仅30万吨电解铝,剩余部分需通过出口换取外汇以维持氧化铝进口。这种模式直接冲击下游产业,导致箔材、汽车零部件及电缆制造企业因电解铝原料供应不足陷入困境。

  下游产业衰退迹象明显。古达尔齐解释称:"上游行业仍在按计划生产并供应原材料,但消费量下降,最近几周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大部分库存都售不出去了。"这一现象表明产业链上下游出现严重失衡,上游生产因出口需求得以维持,而下游产业却因原料短缺而衰退。铝箔、板材、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等产业正面临衰退,主要原因是停电和频繁停产造成的供应链中断。

  外汇短缺与货币贬值加剧成本压力。受西方制裁影响,伊朗外汇储备严重不足,无法正常进口所需的氧化铝原材料。同时,伊朗里亚尔持续贬值,进一步推高进口成本。2025年9月3日数据显示,1伊朗里亚尔仅等于0.0001701238人民币,这种汇率水平使得原材料进口成本高企,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

  产能闲置与扩产困难并存。伊朗现有超过65万吨/年的电解铝产能,但实际年产量仅约56万吨,14%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与此同时,企业扩产计划因基础设施不足而受阻,南方铝业30万吨扩产计划的搁置就是典型例证。这种状况不仅浪费了现有产能,也制约了未来产业发展潜力的释放。

  结构性矛盾与未来挑战

  伊朗电解铝行业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尽管铝土矿与氧化铝产量增长保障了部分电解铝生产环节的稳定,但电力短缺与资金掣肘所导致的氧化铝短缺始终制约未来伊朗的电解铝产能释放。这种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将长期影响行业发展。

  地缘政治风险构成潜在威胁。伊朗作为霍尔木兹海峡周边六国电解铝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其年电解铝产能约60万吨,占全球产能的0.8%。霍尔木兹海峡周边六国的电解铝年产能达705.1万吨,占全球比重显著,该区域氧化铝自备率仅34%,年需进口氧化铝877万吨(占需求66%)。若地缘冲突升级导致霍尔木兹海峡关闭,将导致877万吨氧化铝及660万吨铝土矿无法运抵,引发区域内电解铝厂因缺料大规模减产。

  对全球市场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当前全球铝市呈现"显性低库+隐性紧缺"的双重特征,LME铝库存降至34.29万吨(较年初减少近30%),沪铝社会库存续降至10.45万吨(同比降幅达54.31%)。市场分析认为,若伊朗当地年产60万吨左右的电解铝因地缘因素无法稳定运行,将显著扩大全球电解铝供需缺口(原预计2025年短缺39万吨),对铝价形成较强支撑。若霍尔木兹海峡封锁超过14天,全球铝土矿供应缺口或扩大至80万吨/月,铝价可能冲击2700美元/吨。

  季节性能源供应波动将持续影响生产稳定性。夏季电力短缺与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形成季节性挑战,使电解铝生产难以维持稳定状态。铝生产高度依赖稳定的电力供应,一旦断电或断气铝生产就会中断,迫使冶炼厂不得不关停电解槽,而关停电解槽耗费巨大。这种间歇性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还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和安全风险。

  政策应对与产业升级面临多重制约。尽管伊朗政府出台了一些应对措施,如允许工业企业自建电厂,但在国际制裁、资金短缺、技术封锁等多重因素制约下,这些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伊朗铝产业链始于佳加姆(Jajarm)综合体的氧化铝生产,其后依赖四大核心电解铝厂,这种相对集中的产业布局在面临供应冲击时韧性不足,亟需通过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

  未来伊朗电解铝产业的发展将取决于多重因素的动态平衡:国际制裁能否缓解、能源供应能否稳定、地缘政治风险能否降低以及国内产业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在当前形势下,伊朗电解铝行业的困境短期内难以显著改善,产能利用率不足可能成为常态,而全球市场将不得不适应这一重要供应端的不稳定状态。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热点
更多+
北京霍桐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