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邹平的四园工业区内,电磁搅拌技术正将一堆堆废旧铝材转化为亮晶晶的高品质铝合金——这不是普通的工业生产场景,而是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带队调研的核心现场。9月2日,这场高规格调研活动聚焦创新集团50万吨再生铝项目,不仅彰显了地方政府对绿色制造的重视,更揭示了山东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政企协同的深层逻辑。
微观实践:一个项目的绿色革命
创新集团的50万吨再生铝项目堪称循环经济的典范工程。这个总投资9.3亿元、占地面积61.65亩的项目,从2023年1月开工到2025年6月全面投产,提前半年完成建设目标,展现了惊人的"山东速度"。走进生产车间,西班牙的脱漆炉、奥地利的双室炉和挪威的在线除气系统等国际顶尖设备有序运转,构建起从废旧铝回收、提纯到高端材料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该项目的环保效益令人瞩目。数据显示,生产1吨再生铝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1吨,较原铝生产降低超90%碳排放。按此计算,50万吨产能满产后,每年可实现碳减排550万吨,相当于种植约5000万棵树,或让60万辆小轿车停开一年的环境效益。在能耗方面,再生铝生产能耗仅为电解铝的5%到7%,生产1吨再生铝较电解铝可节省用电约13500度,折合标煤5400千克。项目年回收高温烟气余热可发电2000万度,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吃干榨净"与循环利用。
技术创新是项目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参与4项国家标准制定、申请7项发明专利,创新集团突破了熔炼能耗控制、杂质元素调控等关键技术瓶颈。项目集成EMP泵循环、双室熔炼及短流程合金化工艺,构建起高效闭环生产体系,使铝烧损率低于3%,总回收率高达96.15%——这意味着仅需1.04吨废料即可产出1吨成品铝材,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种保级升级利用技术使再生铝能够直接用于3C电子、汽车、光伏等高端领域,打破了再生铝只能用于低端铸造的行业局限。
中观布局:产业转型的山东路径
创新集团的实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铝合金材料生产与研发基地,创新集团已在国内外布局20个工业园区,员工超2万人,综合产能突破500万吨,其铝合金棒材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集团营收突破1200亿元,连续8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为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从行业维度看,该项目对全国再生铝产业格局具有重要影响。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达1050万吨,创新集团50万吨项目占全国总产量的近5%,投产后将显著提升我国再生铝在铝工业中的占比。目前我国再生铝比例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每年需进口大量铝土矿,而创新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将废旧铝材转化为高端材料,有效缓解了资源约束压力,为铝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山东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产业转型保驾护航。在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中,山东提出的降低再生铝及铝合金原料进口关税税率的建议被国家采纳,这是连续两年山东相关建议采纳数量居全国前列。地方层面,市县两级发改部门主动对接,帮助企业成功申报重点项目,在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了"企业技术突破+地方要素保障+国家政策扶持"的良性互动机制。
这种政企协同模式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山东累计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65家、绿色工业园区4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3家,总数分别居全国第3、第2和第4位,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在环保装备领域,山东累计培育66家工信部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企业,居全国第二;42个设备入选《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数量全国第一,为绿色制造提供了坚实支撑。
宏观战略:双碳目标下的范式创新
创新集团的再生铝项目承载着国家战略落地的重要使命。在"双碳"目标驱动下,铝工业作为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面临转型压力,而再生铝被视为降本降碳的关键选择。创新集团通过实践证明,再生铝不仅不消耗铝土矿,还能通过规模化生产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山东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方面走在前列。截至2025年6月底,山东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达9118.4万千瓦,位居全国首位。这种清洁能源优势与再生铝产业形成协同效应——创新集团在内蒙古、云南、山东等地构建的风、光、水可再生能源体系,为首创"风光水电互补"模式下的绿电铝生产提供了能源保障,实现了从能源到材料的全链条绿色化。
从产业链视角看,创新集团的再生铝产品正推动下游产业共同减碳。在汽车领域,集团成为奔驰、宝马、特斯拉等头部车企的核心供应商,提供的免热处理压铸铝、高强轻量化型材帮助整车企业实现"结构减重+全生命周期减碳";在3C电子领域,其超薄高精度低碳铝材满足了华为、三星等企业的碳足迹审查要求。这种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减碳,放大了再生铝项目的绿色效益。
值得关注的是,创新集团已从传统制造商转型为绿色价值链整合者和行业规则制定者。作为国内最早实现全系列铝合金100%保级回收再造的企业,集团参与了5项再生铝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工作。2024年,公司综合循环利用再生铝121.09万吨,展现了规模化循环利用的能力。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更为行业树立了绿色发展的标杆。
此次山东省政协领导的调研,既是对创新集团过往成绩的肯定,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刘均刚副主席强调的"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品绿色附加值",与创新集团"持续聚焦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契合。在政企协同推进下,山东正通过一个个像创新集团这样的具体实践,逐步实现"在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
从废旧铝材到高端合金,从工业废料到产业资源,创新集团50万吨再生铝项目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循环经济的真谛。当1.04吨废料转化为1吨高品质铝材时,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更重塑了制造业的价值逻辑——在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谁能掌握低碳技术、构建循环体系,谁就能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占据先机。山东创新集团的探索,无疑为中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