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原能矿总经理陈湘根带队赴洛阳嵩县韭菜沟萤石矿详查项目现场组织召开启动会,标志着这一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迈入实质推进阶段。此次会议汇聚了河南省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等多家参建单位,通过现场踏勘与会议座谈相结合的形式,为项目规划了技术创新、生态保护与安全管理的全方位发展路径,将为中国河南国际集团强化战略资源储备、优化产业布局注入新动力。
战略矿产地位凸显萤石资源价值非凡
萤石作为不可替代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其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该矿产主要成分为氟化钙,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铝工业和化学工业等领域,其中全球萤石消费的60%用于化学工业,生产氢氟酸进而制取各种氟化工产品,如制冷剂、发泡剂、氟塑料等。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萤石更是生产锂电池、含氟电子气体等高端产品的关键原料,对保障我国高科技产业链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萤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储量约3亿吨,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2023年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50%以上。洛阳嵩县地区萤石资源尤为丰富,已探明储量在河南省位居首位,为此次详查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
多方协同推进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
启动会上,各参建单位就项目施工组织、技术要点和工作要求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明确了四大核心任务:一是强化项目管理,明确各方职责,确保工期与质量双达标;二是推动技术创新,采用先进勘查手段提升资源评价精度;三是践行绿色勘查理念,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四是严格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
这种多方协同的管理模式将有效整合勘查、设计、监理等各方优势资源。河南省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将凭借其专业优势,为项目提供坚实的地质勘查技术保障,为后续资源开发奠定科学基础。
技术创新引领打造智慧勘查标杆
项目特别强调技术创新在勘查工作中的核心作用,计划采用当前最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手段。航空物探技术将如同"天空之眼",通过装载在飞行器上的重力、磁力和电磁等专用仪器,在空中为地球做"CT",透视地壳结构,捕捉地下矿藏的微弱信号。这种技术效率可达地面勘查的10—100倍,特别适合复杂地形区域的勘查工作。
同时,无人机三维建模技术将大幅提升勘查效率与安全性。通过智能规划的贴近摄影路径,无人机能以厘米级精度捕捉地质特征,6天即可完成31平方公里的数据采集,相当于传统人力5倍以上的工作效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将实现找矿智能化,通过分析海量地质数据,生成"矿藏热力图",大幅提高找矿成功率。
绿色勘查先行践行生态保护理念
项目严格遵循绿色勘查理念,将生态保护贯穿于勘查全过程。这一理念与洛阳市氟化工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一脉相承。在嵩县地区,已有企业成功实现了萤石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先进工艺将选厂尾矿沙和化工厂炉渣作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原料,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了"零废弃物排放"。
项目将借鉴这些成熟经验,在勘查过程中采取最小化生态干扰措施,严格控制植被破坏和废水排放,建立环境监测体系,确保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为河南乃至全国绿色矿山建设提供示范。
产业集群协同助力河南经济升级
韭菜沟萤石矿项目的推进将与洛阳正在打造的千亿级电子化工材料产业集群形成深度协同。洛阳市正依托丰富的萤石资源,重点发展高纯含氟电子气体、电力气体绝缘材料等高端产品,构建基于芯片生产加工的高端化学品生态圈。昊华气体等龙头企业已在洛阳布局年产4600吨特种含氟电子气体项目,生产三氟化氮、四氟化碳等高端产品。
该项目的资源储备将为这些产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保障,促进氟化工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项目还将带动勘查、开采、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战略意义深远保障资源安全与开放发展
作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项目,韭菜沟萤石矿详查项目的启动对强化我国萤石资源保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将进一步充实河南国际集团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优化河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为保障国家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在推动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项目将通过提升萤石资源保障能力,吸引更多氟化工高端项目落地河南,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增强河南在全球氟化工产业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为河南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洛阳嵩县韭菜沟萤石矿有望成为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绿色开发、智慧开发的典范,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