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务部数据显示,在2024-2025财年(4月至次年3月),印度氧化铝进口量仅为15.6万吨,与上一财年的46.1万吨相比,出现了高达66.27%的骤降。这一数据的断崖式下跌,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反映出印度本土氧化铝产量的显著提升,也暗示了其贸易合作模式正在经历深刻转变。
从月度数据来看,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在2025年1-5月期间,印度氧化铝进口总量为5.2万吨,与202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24%。然而,2025年5月单月进口量却呈现出异常增长,达到1.39万吨,同比激增90.95%。这表明印度精炼商在全球氧化铝市场价格波动的背景下,展现出了高度的灵活性,他们善于捕捉国际低价窗口,进行策略性的库存补充,形成了一种“本土为主、择机进口”的灵活供应策略。
在贸易伙伴方面,巴林在印度氧化铝进口市场中的份额萎缩态势尤为显著。印度从巴林的氧化铝进口量,在2024财年为3533吨,到了2025财年却锐减至1532吨,降幅高达56.65%。尽管巴林铝业(Alba)在2024年原铝产量创下了162万吨的历史纪录,但其产业链模式对进口氧化铝存在高度依赖。在全球氧化铝供应紧张的大环境下,这种依赖使其出口能力受到极大限制,进而导致对印度的氧化铝出口量大幅减少。
与此同时,中国与法国在印度氧化铝进口市场中迅速崛起,快速填补了因巴林等国供应减少而产生的缺口。在2025财年,印度从中国的氧化铝进口量同比增长21.16%,达到3.35万吨;从法国的进口量更是飙升63.73%,达到1628吨。此外,美国对印度的氧化铝出口量也增长了28.61%。这些数据变化反映出印度在氧化铝采购策略上,正逐渐向“成本优势+供应稳定”的双重标准倾斜。印度不再仅仅关注单一因素,而是综合考量价格与供应稳定性,以确保国内氧化铝供应的安全与稳定。
印度本土氧化铝产能的持续扩张,是推动这一贸易格局重塑的根本动力。以韦丹塔集团的兰吉加尔氧化铝厂为例,目前该厂已实现350万吨的年产能满产状态。在2025财年,其产量约为242万吨,同比增长2.11%。从全国范围来看,印度氧化铝产量从2018-2019年度的645万吨,稳步提升至2021-2022年度的723万吨。随着印度国内铝土矿供应状况的不断改善,以及物流效率的逐步提升,印度在保障氧化铝供应链安全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对进口的依赖程度。
全球市场的波动,对印度氧化铝采购节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2024年,澳大利亚、巴西和几内亚等全球主要氧化铝主产区,相继出现供应中断的情况。这使得国际氧化铝价格大幅上涨,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在高昂的进口成本压力下,印度不得不将采购重心转向本土,加大对国内氧化铝的采购力度。而到了2025年,随着全球氧化铝市场逐渐趋于稳定,价格波动趋于平缓,印度又适时调整采购策略,重新开始从国际市场进口氧化铝。这种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的策略,形成了一种“长期立足本土、短期捕捉国际机遇”的混合供应模式。印度通过这种模式,在确保氧化铝供应连续性的同时,实现了采购成本的优化,提高了自身在全球氧化铝贸易市场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