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遵义市召开“立足矿产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深入推进‘富矿精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该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一系列举措与成果。
在精确探矿方面,遵义市聚焦“461工程”的11组矿种,组织驻遵地勘单位与重点矿山企业,对全市重点矿产资源情况展开全面梳理与核实。经排查,明确将铝、锰、煤、萤石、重晶石等矿种列为重点主攻方向,并构建了单矿种矢量数据布局图,为产业规划提供了有力的资源要素支撑。
自省级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以来,遵义市积极推动找矿项目实施。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找矿项目51个,投入经费超过3亿元,项目涵盖铝土矿、锰矿、萤石矿、重晶石矿、砂石矿以及基础地质调查等多个领域。通过全力保障用地、用林及妥善调处矛盾纠纷等工作,有效推动了省级找矿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成功探获了一批优势矿种资源量。例如,自2020年起,省级在遵开展找矿项目32个,提交找矿靶区24个,探获铝土矿资源量约8000万吨,萤石矿资源量约20万吨,总投入经费达3亿多元。同时,遵义市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矿山企业开展深部和周边“就矿找矿”工作,加大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如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开展播州区团溪镇仙人岩铝镓矿中深部及周边零星区块找矿,探获新增铝土矿资源600多万吨。此外,省自然资源厅也大力支持遵义加大对铝土矿、锰矿、萤石矿、重晶石等矿种找矿项目的投入,并支持遵义市节约集约高效利用零星资源,符合条件的零星矿产资源可优先向大中型生产建设矿山或绿色矿山出让。
在精准配矿方面,遵义市按照“盘存量、延产业链”的思路,积极盘活存量矿业权。针对未正常投产的矿业权,会同工业部门全面剖析问题,分类施策。通过开展低效矿业权清理整治工作,制定并下发《遵义市低效矿业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采用“手续办理投产一批、招商引资盘活一批、清理整治注销一批”的方式,有效盘活存量矿业权。同时,通过督促企业制定开采计划、加强行业日常监管等措施,依法依规清理整治“圈而不探、占而不采”的现象。2024年,通过加快手续办理推动9个矿山投产建设(其中省级管理矿种5个、市级管理矿种4个),通过变更转让盘活矿业权6个,还有12个项目正在洽谈中,注销矿业权13宗。近半年来,更是推动了48个矿山投产,其中优势矿种12个,砂石土类36个。此外,遵义市还围绕全市煤炭、铝、锰、氟钡等产业发展,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布局,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在矿区范围划定时,联合应急、交通、水务、环保等多部门开展联查联审,避免出现“大矿小开”“化整为零”以及与生态保护红线重合等问题,严格控制“小、散、弱”矿山数量。
在规划协调方面,《遵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要建设以基础材料为重点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生态、林业、水利等专项规划相互协调,推动项目精准落地。按照“富矿精开”要求,矿产资源专项规划将矿山项目纳入重点项目清单,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下一步,遵义市自然资源局将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富矿精开”的总体要求,抓住“精确探矿、精准配矿”这两个关键环节,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力度,强化规划引领,保障要素支撑,高效利用资源,全力提升优势矿产资源的找矿综合能力,加速推进矿产资源增储上产,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