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监测模型结果显示,2025年6月份,中国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40.9,较5月下降3.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正常”区间运行;先行指数为79.6,较5月下降2.8个百分点;一致指数为74.7,较5月上升3.1个百分点。
一、景气指数较5月出现小幅下降
2025年6月份,中国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40.9,较5月下降3.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正常”区间运行。
二、先行指数较5月小幅下降
2025年6月份,中国铜产业先行指数为79.6,较5月下降2.8个百分点。该指数主要用于判断铜产业经济运行的近期变化趋势,本月下降表明近期受地缘政治、关税贸易政策波动等因素影响,铜产业发展动力有所受阻,但整体增长趋势将有望延续。
三、分项指标分析
1.LME铜价小幅上升
LME铜结算价指数为38.8,较5月上升6.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美元指数走低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剧烈冲击,导致全球铜价上涨。
2.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
M2(货币供应量)指数达到48.2,较5月上升2.3个百分点,延续了稳步增长态势。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为有铜产业提供了稳定的流动性支持,有利于产业中长期发展。
3.铜产品进口量显著回落
本期铜产品进口指数为104.4,较5月大幅下降38.2个百分点。进口量的明显波动反映出全球供应链调整及国内冶炼企业短期库存策略变化,但整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显示国内对原材料的需求依然强劲。
4.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
铜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指数达到125.8,较5月上升2.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创下新高。这表明企业对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持续加大,为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房地产市场持续承压
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数为-89.6,较5月下降26.0个百分点,降幅有所扩大。作为铜产品重要下游领域,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对铜消费形成一定压力,需关注后续政策效果。
6.电力电缆产量继续调整
电力电缆产量指数为122.9,较5月下降10.6个百分点。该指标连续两个月回落,反映出部分终端应用领域需求阶段性波动,但整体仍处于扩张区间。
7.精铜产量稳步提升
国内精铜产量指数达到109.6,较5月上升7.8个百分点,创下近期新高。生产端的持续增长得益于企业产能释放和运营效率提升,显示出产业供给能力的不断增强。
8.企业营收持续改善
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指数为108.7,较5月显著上升13.0个百分点。营收能力的持续改善表明企业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产品结构优化策略取得积极进展。
9.利润水平保持稳定
铜企业利润总额指数为78.1,较5月微降1.0个百分点。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成本,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盈利水平。
综上所述,尽管景气指数较上月有所回落,但主要指标仍处于“正常”区间运行。当前铜产业呈现出“生产稳健、投资活跃、需求分化”的特点。展望未来,在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国铜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在国民经济继续延续稳定发展态势前提下,中国铜产业景气指数仍将位于“正常”区间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