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CPEC)正成为重塑巴基斯坦采矿业的关键力量。巴基斯坦政府通过吸引全球投资者并借助中国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着手开发该国大量未充分利用的矿产资源。
巴基斯坦官员强调,尽管该国铜、金、锂和稀土等矿产储量估值高达数万亿美元,但采矿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随着全球对关键矿产的需求激增,巴基斯坦正凭借中巴经济走廊的实体与外交基础,将自己定位为具有高潜力的矿业投资目的地。
基础设施为矿产勘探铺路
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由中国主导的620亿美元投资项目已大幅改善巴基斯坦的交通、能源和物流网络。这些升级对矿业开发至关重要,使得俾路支省、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等资源富集但此前难以进入的地区得以开放。
拉合尔咨询顾问阿里·拉扎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有效降低了矿业物流风险,曾经的偏远矿区如今已成为互联枢纽。"走廊资金建设的公路大幅缩短了通往矿产带的时间,新建输电线路则为高耗能的采掘作业提供电力支持。这些基建成果已成为巴基斯坦向外国投资者推介矿产项目的重要卖点。
外资关注度持续升温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改善基础设施和运营条件,采矿业在巴基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中的占比逐步提升。澳大利亚、沙特、加拿大等国的矿业巨头已展开勘探洽谈,而中国通过国有企业持续深化参与。例如,中巴合作开发的山达克和雷克迪克项目体现了"基建先行、开采跟进"的走廊开发模式。
中国国有企业中冶集团(MCC)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受益方,仍是这些标志性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与此同时,新入局者重点关注与电动汽车和绿色能源需求相关的战略矿产,这些产业未来可能依托中巴经济走廊构建供应链。
法规改革配套推进
为配合走廊建设,巴基斯坦正推进包括电子化许可审批、明确特许权使用费结构、制定符合ESG标准的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改革,力求使本国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
奎德阿扎姆大学学者法瓦德·汗博士指出:"单靠走廊基建无法吸引资本,还需提供投资确定性和制度透明度。"近期,巴基斯坦参议院通过《矿业法》修正案,旨在简化审批流程,吸引更多跨国资源企业参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
安全挑战仍需应对
尽管取得结构性进展,俾路支省等地的安全威胁仍笼罩着走廊相关矿业项目。针对走廊人员和设施的袭击事件已促使政府成立由军方和地方执法部门支持的"中巴经济走廊安全部队"。
官员表示,虽然风险依然存在,但安防协调机制已得到改善,针对每个矿业经济区的威胁评估现已被纳入规划流程。
全球战略地位凸显
在西方国家试图减少对中国关键矿产依赖的背景下,巴基斯坦的矿藏正引发地缘政治关注。中巴经济走廊不仅带来双边利益,更将巴基斯坦定位为全球矿产供应链的关键节点。阿联酋、沙特等海湾国家正探索通过走廊物流通道和瓜达尔深水港建立合资项目,打造高效出口路线。
多元化合作模式兴起
除中国国企外,巴基斯坦正试点公私合营新模式,将国内监管与外资技术相结合。这些与走廊配套的项目旨在推动矿业从原料开采向深加工和本地价值链延伸。巴基斯坦矿业发展公司官员法蒂玛·阿萨德表示:"我们正在构建一体化矿业经济体系,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条道路,更是发展倍增器。"
展望:走廊的长期赋能效应
随着地缘政治红利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将矿产资源潜力转化为财政收入的难得机遇。若能持续推进改革并保障安全,这条走廊不仅将重塑交通网络,更可能重新定义巴基斯坦在全球矿业经济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