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6 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同期举办第四届企业家论坛。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何文建以《遵循底层逻辑 携手共谱新篇》为题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述我国铝工业发展成就与未来方向,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
铝产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奠定全球主导地位
何文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铝工业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规模、质量与效益三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数据显示,我国氧化铝、电解铝产量与消费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形成了完整先进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国际话语权显著增强。在技术创新领域,160 万吨氧化铝生产线、600 千安大型电解槽等自主技术全球领先,电解铝单位能耗达全球最低水平,再生铝年产量突破千万吨,赤泥综合利用率与高纯材料制备技术跻身世界前列。此外,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与 AI 技术应用,加速传统产线升级,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
三大底层逻辑支撑行业跨越式发展
何文建深入剖析铝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一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产业提供了万亿元级市场空间,新型工业化进程与国家战略需求持续释放铝消费潜力;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行业格局,通过产能 “天花板” 机制与绿色化转型,推动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三是技术革命催生动能转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铝工业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路径。
直面挑战 共绘产业可持续发展蓝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何文建强调行业需警惕三大风险:其一,国内铝土矿静态保障年限不足 7 年,海外资源获取面临无序竞争与地缘风险,2024 年进口铝土矿超 1.6 亿吨,单一来源国占比达 70%,资源安全形势严峻;其二,氧化铝与电解铝产能盲目扩张导致市场波动加剧,部分领域出现 “内卷化” 倾向,需防范供需失衡损害行业健康;其三,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国内企业在惰性阳极等前沿领域落后于国际同行,创新链短板制约产业链升级。
凝聚共识 开启 “十四五” 收官新征程
2025 年是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何文建呼吁行业遵循高质量发展逻辑,携手应对挑战。他建议,企业应强化资源整合与海外布局,提升供应链韧性;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前瞻性技术研发投入;深化绿色转型,推动 ESG 体系建设,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会议同期发布的《2024 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 ESG 信息披露白皮书》显示,行业上市企业 ESG 披露率已达 46%,绿色制造与社会责任履行成效显著,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范本。
此次会议还围绕稳外贸、强科技、防风险等议题部署 2025 年重点工作,提出将通过数字化转型、国际产能合作、行业自律等举措,推动有色金属工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随着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五” 规划启动,中国铝工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创新与协同共谱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