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4月04日
2025
79955     0
20700     0
16925 -125
23570 -320
290250 -700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行业资讯 > 精河县化成箔综合体二期项目加速推进 打造循环经济示范标杆
第三届全国核材料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选矿技术大会   2025中国结构材料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   中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第七届学术会议(盖章通知)   第五届全国异质材料焊接与连接技术交流会  

精河县化成箔综合体二期项目加速推进 打造循环经济示范标杆

2025-03-31 09:05:26      来源:中冶有色网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近日,位于精河工业园区的化成箔综合体二期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10 条生产线正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预计 4 月底将正式投产。作为新疆首个集电子材料、清洁能源与现代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该工程通过创新 “产业 + 新能源” 模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创新工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该项目由新疆安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达 40 亿元,规划建设 140 条化成箔生产线、200 亩生态农业大棚及 100 万千瓦光伏发电站。其核心技术在于将化成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梯级利用:高温蒸汽通过集中供暖系统覆盖河西片区 6000 余户居民,低温热能则用于农业大棚温控,实现年节约标煤 3.2 万吨。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年产化成箔 4000 万平方米、绿色电力 15 亿千瓦时,形成 “电子材料 - 清洁能源 - 生态农业” 的闭环产业链。

技术突破填补产业空白

作为铝电解电容器的核心原材料,化成箔生产技术长期被日本、韩国企业垄断。该项目引进国内首条智能化中高压化成箔生产线,采用自主研发的电化学腐蚀工艺,使铝箔比表面积提升 40%,产品厚度控制精度达 ±1.5 微米。目前已建成的 10 条生产线配备 AI 质量监控系统,单条线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提高 35%,产品合格率突破 99.2%。

产业协同构建发展新生态

随着二期工程投产,精河县将形成以化成箔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周边配套企业正加速布局:新疆国容电子年产 3000 万平方米化成箔项目已开工建设,配套的钛阳极材料基地即将落地。园区同步推进 “绿电直供” 改革,通过 100 万千瓦光伏电站与储能系统联动,将企业用电成本降低至 0.28 元 / 度,较传统电价节省 40%。这种 “新能源 + 新材料” 的协同模式,预计带动就业超 1200 人,年创造利税 2.1 亿元。

区域经济转型新样本

精河县依托连霍高速与中欧班列节点优势,正打造 “一带一路” 电子材料产业枢纽。项目投产后,将使当地铝深加工产业附加值提升 3 倍,推动从原材料输出向高端制造转型。数据显示,2024 年精河县新能源装机量已突破 200 万千瓦,绿电消纳率达 98%,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能源保障。随着生态农业大棚的建成,每年可供应有机蔬菜 8000 吨,形成 “工业反哺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新疆在电子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为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创新范式。未来,精河县将继续深化 “双碳” 战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热点
更多+
安徽霍桐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