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研贸数据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9月12日
2025
79780     0
20810     0
16800 50
22220 80
271000 100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企业动态 > 江铜武铜三期全尾膏体充填管网全面建成
2025全国煤化工科技创新与产业绿色发展论坛   2025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交流大会   第二届全国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技术交流会   第七届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会   2025绿色低碳钢铁行业关键技术交流会   2025贺兰山新材料高端论坛   第二届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   2025铅锌产业市场研讨会   2025微纳结构金属间化合物与高熵合金技术交流会   2025有色金属绿色选冶雁栖论坛  

江铜武铜三期全尾膏体充填管网全面建成

2025-09-09 17:03:27      来源:武山铜矿      责任编辑:韩泽楷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近期,随着5号膏体充填竖管首次充填试验顺利完成,以及4号膏体充填竖管与-310m水平管路成功实现对接,武铜全尾膏体充填系统已完成全部管路铺设与试验工作,顺利完成了膏体充填管网全面建设目标。

  武铜全尾膏体充填站是三期工程首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主流程作业项目。连日来,全尾膏体充填站接连传来捷报,为三期工程全面投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4号和5号竖管对接完成并顺利通过试水验证,将大幅提升膏体充填的系统效率。今后,我们可以根据采场位置灵活调度新老竖管协同作业,充分发挥双系统充填能力,满足武铜每日万吨的充填需求。”武铜采矿车间充填工段段长钱家生介绍道。

  秉承安全、高效、环保的原则,武铜在三期工程设计中,将充填工艺由传统的胶结充填改为全尾膏体充填,实现对尾矿的充分回收利用,从源头上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采空区治理能力。

  然而,武铜原有的胶结充填管路在抗压能力与耐磨性能方面均难以满足膏体充填作业需求,因此,充填管路系统的改造与铺设成为实现膏体充填全覆盖的关键挑战。

  为解决全尾膏体充填中的“肠梗阻”难题,确保膏体充填全覆盖与三期建设总体进度相匹配,武铜以精益管理为导向,多方联动、深入调研、广泛征询,制定了极为周密的生产与施工方案。各施工作业单位通过分区施工、阶段推进等科学手段,增设充填管路、优化系统流程、攻克技术难关,稳步推进整体管路改造工作,持续扩大膏体充填覆盖范围,全面提升充填效率。

  此次充填管路系统改造与铺设总长度超过2.5km。相较于地面施工,在井下高湿、高温、空间受限的恶劣环境中,要克服管路长、弯头多、密封要求严等多重困难,施工人员以“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以“分段作业、同步推进”的模式开展施工。“此次管路改造作业条件复杂,有的地方宽度受限,还需要在五米的范围内完成两次转向,搬运重近200公斤、长3米的管路,既要避开头顶的电缆线又要保证管路精准铺设,全靠手抬肩扛,施工难度非常大。”施工负责人周飞翔说道。

  与此同时,武铜采矿车间结合充填作业实际,进一步细化管理要求,明确各类充填条件下的作业规范,制定并严格执行“十二不充原则”,全面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为管路改造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为缓解正常生产与改造施工交叉影响的问题,车间采用‘集中充填、分散消化’的调度策略,科学合理规划充填任务,为管路敷设与改造留出更多有效作业时间,实现系统建设与生产运行两不误。”钱家生说道,“尤其是进入下半年以来,针对采矿效率显著提高,采空区数量快速增加的状况,膏体充填站以双系统常态化运行的模式,高效‘消化’积压充填点,确保采矿生产链顺畅不断档。”

  历经两年多的持续攻坚,武铜井下错综复杂的充填管网系统终于全面建成。新管网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增强了系统作业的灵活性,也为实现大规模、多采场同时充填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武铜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力度,积极借助党建共建平台凝聚合力,将膏体充填领域的创新成果全面应用于生产实践,助推武铜打造“国内标杆全尾膏体充填站”,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矿山建设经验。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热点
更多+
北京霍桐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