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一(8月12日),代表几内亚俄铝(Rusal)弗里吉亚(Friguia)氧化铝精炼厂工人的工会宣布,由于与管理层的谈判破裂,将从当地时间周二(8月13日)起发起新一轮罢工。
代表弗里吉亚氧化铝精炼厂约300名正式员工的工会UGTIR表示,罢工行动将是“无限期的”,直到该工厂管理层同意满足工人的要求。
UGTI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对俄铝几内亚管理层的顽固和不妥协感到遗憾,他们拒绝坐下来真诚地谈判,以解决我们成员的合理诉求。”
据了解,工人的主要诉求包括加薪、将合同工转为正式员工,以及在公司决策过程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弗里吉亚氧化铝精炼厂首次发生罢工事件。早在2012年,该厂就曾因长期罢工而被迫停产。在近十年内,这已经是第三次大规模的劳资冲突事件。此前,该厂在2016年才在俄铝与几内亚政府达成协议后得以重启,当时协议规划了分两期建设,逐步提升产能至100万吨的目标。
Friguia氧化铝厂在几内亚工业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几内亚最大的工业项目,年产能高达64万吨,占俄铝全球氧化铝供应的12%。若此次罢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对全球氧化铝市场供应造成冲击,并引发价格波动。
在今年7月中旬,弗里吉亚氧化铝精炼厂就曾爆发过一次罢工,起初涉及约300名正式工人,随后蔓延至运输部门,导致生产出现重大波动。当时工人就提出了加薪、劳务工转为合同工以及通过限制资源出口争取更多权益等要求。
对于此次罢工,俄铝方面暂未作出公开回应。但在过往类似事件中,俄铝曾援引《几内亚劳工法》第47条认定罢工“程序非法”。而工会则通过社交媒体曝光工厂安全隐患等方式,将舆论焦点转向企业社会责任方面。
几内亚经济高度依赖矿业,矿业占该国GDP约30%、出口超80%,但国内贫困率高企,民众对“资源收益外流”的不满长期存在。此次罢工正值几内亚国内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之下,后续发展及各方博弈结果充满不确定性,全球铝产业链相关企业都在密切关注此次罢工事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