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修后复产以来,侯马北铜公司聚焦系统攻坚,全面推进熔炼、电解、硫酸等核心及辅助系统优化升级,推动关键生产指标实现全面提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熔炼系统:产能突破新高 技术攻坚见效
作为生产核心环节,熔炼系统复产后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7月份,处理精矿总量9.5万吨(湿量),其中:铜精矿8.2万吨,金精矿1.3万吨,单月处理量较首个炉期增长18%;高砷铜精矿日均稳定处理380干吨以上。设备运行效率持续优化,侧吹炉、顶吹炉作业率分别提升至99.5%和100%,较检修前显著提高,筑牢连续生产根基。冰铜品位提高至73%以上,通过利用精矿深度释放的反应热高效消化库存各类中间物料,熔炼渣、吹炼渣含铜量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铜模使用寿命大幅延长,残极处理实现“动态清零”,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大幅跃升。
电解系统:品控稳步提升 期现双轨畅通
电解铜A级率稳定至93%以上,质量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7月22日,首批符合上期所交割标准的“中条山”牌A级铜下线,成功打通“现货+期货”双轨流通渠道,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截至7月底,副产品硫酸镍产量已完成年计划的91.8%,品位提升至18%以上,既优化了副产品供应结构,更推动产品收益结构持续改善。
硫酸系统:产量效益齐增 环保能级跃升
依托熔炼烟气资源,硫酸单月产量同比提升19.2%,在环保达标排放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稳步增长。通过除害塔风机变频改造等措施,砷元素捕获能力提高,硫化砷渣产出量同比增长60%以上。当前硫化砷渣脱水系统即将投用,可大幅降低渣体含水率,降低贮存环境风险,为后续安全合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进一步完善环保处理流程。
辅助系统:系统协同发力 降本增效并进
渣选系统通过技术攻关,7月份尾矿指标下降0.023个百分点,多回收铜约8t;浮选机风管增设流量计实现风量精准调控。余热发电日均发电量增加3万kWh,有效降低能耗成本;应急柴油泵和110kV快切装置的平稳投运,保障了冶金炉设备安全与生产连续供电,为集团相关单位提供借鉴。水处理系统铁离子浓度降低75%,水质明显改善,设备腐蚀得到有效控制。制氧系统通过回流阀调整和管路改造,空压机运行电流降低50A,年可节约电费300余万元,设备能效提升20%。
下一步,侯马北铜公司将紧扣“1236”工作总要求,深化“三抓、三提、三保”行动,持续巩固优化成果,稳步向年度目标迈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