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宾广投银海铝电解铝节能降耗及智能化提升项目成果显著:“空中输送走廊”横跨电解车间,一期氧化铝输送改造4#系统调试完成并投入运行;智能化提升项目的16个子项已全部上线试运行,推动生产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升级;60台电解槽的深度节能改造工作也顺利完成。
这些成果,是来宾广投银海铝2025年期中答卷的亮点。今年以来,公司秉持实干与创新,在项目攻坚、创新突破和成本管控上发力,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实现“双过半”目标。
创新驱动,释放发展动能
来宾广投银海铝将技术创新视为核心动力,落实集团“创新提质”主题,加大技改研发投入。针对工艺参数、生产流程、安全和成本等关键环节,运用新技术升级传统电解铝生产,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上半年,公司新增3个技改项目立项,推进9项技改研发,如一期载氟氧化铝输送系统改造、低电阻阳极钢爪试验推广等。低电阻阳极钢爪项目通过材料和结构优化,节能效果显著;阳极导杆组钢铝直焊技术则降低了维修成本和劳动强度,提升了企业效益。
智能转型,数智赋能成效显著
来宾广投银海铝贯彻自治区和集团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部署,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AI算法等技术,推进智能化提升项目。该项目包括数字化大屏、IDC及网络升级、经营驾驶舱等16项改造,通过搭建数据与业务中心,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生产管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同时,整合多领域数字化成果,实现跨业务数据的集中展示与协同管理。
目前,智能化提升项目的16个子项已全部上线,硬件安装调试完成,预计8月完成联调测试。项目投产后,将提升管理和生产效率,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智能赋能生产”的管理变革。
绿色发展,践行低碳理念
公司将绿色发展融入生产,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升生态效益。一方面,推进60台420kA电解槽深度节能改造,采用全石墨化阴极技术等措施,降低吨铝直流电耗,每年可节约3000多万千瓦时用电,节约电费约1700万元。后续,公司将分阶段推进剩余电解槽的节能改造。
另一方面,来宾广投银海铝探索新能源与传统工艺结合,电解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取得进展,构建绿色闭环,为行业能源循环利用提供了示范。
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效率
来宾广投银海铝秉持成本管控理念,制定《2025年“降本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推进10个重点项目,上半年实现降本增效约1470万元。
在生产流程方面,通过停槽母线短接等措施,上半年节约电费约140万元;优化阳极导杆周转率,节约成本超600万元。
在市场导向方面,提升一期系列电流,释放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拓展优势产品市场,上半年增加效益约580万元。
在融资结构优化方面,把握市场窗口期,争取银行授信和政策资金,上半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约1560万元。
强化协同,构建产业生态
作为广投集团来宾区域协同组长单位,来宾广投银海铝落实产融投协同发展部署,强化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协同采购原材料,保障产品供应;与广西能源集团建立电力交易协同机制,深化与集团内企业的合作,涵盖产业链多个环节。
上半年,公司与集团内29家企业开展67项协同业务,交易规模超93亿元,巩固了互利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人才强企,激发队伍活力
来宾广投银海铝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公司打造了广西电解铝产业首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与千铝工投、南职等签订合作协议,建设铝产业人才培养高地。
目前,公司职业技能等级人数占总人数的64.78%。同时,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廖长总荣获“广西工匠”“广西技术能手”称号,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