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7月15日,秘鲁安第斯山脉南部的铜矿运输走廊恢复通行。持续两周的封锁行动因非正规矿工组织与政府达成临时和解而暂停。这场因矿业正规化政策激化的冲突,曾导致全球第三大产铜国供应链几近瘫痪,国际铜价单周飙涨8.2%。暂停封锁为谈判争取了宝贵窗口,但深层次矛盾仍待破解。
一、封锁背景:政策收紧点燃抗议浪潮
7月4日,秘鲁能源与矿业部突然收紧"全国临时采矿正规化计划"(REINFO),将参与资格从8.2万人锐减至3.16万人,剔除5.06万"非活跃矿工"(其中4.5万人四年内无开采记录)。政府称此举旨在"打击环境犯罪",但被矿工斥为"行政驱逐弱势群体"。
-
直接导火索:北部帕塔兹地区5月发生非法武装袭击事件,13名矿工遇害,政府随后暂停当地采矿活动,但未提供替代生计方案。
-
抗议升级:矿工组织"全国小型手工采矿联合会"发动路障封锁,切断拉斯班巴斯(Las Bambas)、康斯坦西亚(Constancia)等核心铜矿的运输动脉,要求"无条件恢复REINFO资格"。
二、经济冲击:全球铜供应链的十日震荡
封锁导致秘鲁铜产能骤降,波及全球市场:
-
矿区瘫痪:
-
拉斯班巴斯(五矿资源MMG所有):2025年预计产铜38万吨,封锁后启用备用路线,运输成本激增30%。
-
康斯坦西亚(哈德贝矿产):占秘鲁铜出口量4.7%,精矿运输完全中断。
-
市场连锁反应:
-
铜价飙升: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期货价格单周暴涨8.2%,逼近10,000美元/吨关口。
-
中国冶炼厂告急:江西铜业紧急向智利国家铜业(Codelco)追加长协订单。
-
供应风险:秘鲁占全球铜供应10%,若封锁持续超两周,国际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铜供应过剩量将跌破15万吨。
三、暂时解封:政治妥协与脆弱平衡
7月14日,在教会与国际组织斡旋下,矿工组织同意暂停封锁30天,以换取政府承诺:
-
核心条件:成立联合工作组,重新审核REINFO除名名单,并研究"渐进式正规化"路径。
-
企业让步:五矿资源启动"社区共管计划",承诺为抗议者提供临时就业岗位(后被地方政府叫停)。
-
政府压力:秘鲁矿业协会(SNMPE)警告,非法采矿已威胁到英美资源、南方铜业等企业2600万美元级投资项目。
四、深层矛盾:资源诅咒下的治理困境
此次危机折射秘鲁矿业结构性顽疾:
矛盾维度
|
表现
|
经济依赖 vs 生态
|
非正规采矿贡献GDP 12%,但致年损森林3000公顷,亚马逊重金属污染超标12倍
|
政策断层
|
政府力推外资大矿(如奎拉韦科项目),却忽视社区资源分配诉求
|
犯罪渗透
|
北部矿区形成"武装采销网络",2025年查获7起警察涉案勾结案
|
五、未来挑战:谈判窗口期的高压博弈
临时解封仅是权宜之计,双方底线仍难调和:
-
矿工诉求:要求政府承认其在国有矿区的开采权,与《矿业法》第87条直接冲突。
-
政府两难:若全面恢复REINFO,恐重演2019年拉斯班巴斯停产400天的悲剧;若强硬清场,矿工威胁升级全国罢工。
-
国际警示:智利矿业协会警告,秘鲁动荡或促使外资转向拉美"锂三角"(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
结语:悬崖边的喘息 在安第斯山脉弥漫的轮胎焦味中,矿工领袖路易斯·瓦曼的呐喊仍在回响:"我们要生存权,不要施舍!"而利马的国会大厦内,矿业部长豪尔赫·蒙特罗正紧急起草REINFO修订案。这场关乎50万非正规矿工生计、百亿美元外资信心与全球铜供应链稳定的博弈,30天倒计时已然开始。
数据背景:秘鲁2024年产铜270万吨,2025年一季度正规矿产量66万吨(同比+4%)。若谈判破裂,该国或失全球第三大产铜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