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9 日)总市值 276.1 亿元的云南铜业今日披露重大战略进展:公司联合地方国资平台注资 3 亿元设立凉山州控股子公司,正式启动会理有色产业园采选冶一体化项目建设。这一布局标志着其 "深耕西南、辐射东盟" 战略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资源整合:构建千亿级产业闭环
凉山州子公司将依托会理红泥坡铜矿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年处理 300 万吨矿石的智能化选矿厂,配套建设年产 15 万吨阴极铜的绿色冶炼基地。项目采用 "矿石预抛废 + 高压辊磨" 工艺,选矿回收率提升至 93.5%,较传统工艺降本 18%。同步建设的铜基新材料中试基地,重点攻关 5G 用超低氧铜杆、新能源扁线等高端产品。
资产盘活:轻装上阵提质增效
通过转让昆明王家桥老厂区资产,云南铜业不仅获得 3.2 亿元现金流,更剥离了能耗高、设备陈旧的 5 万吨 / 年粗铜产能。经测算,该交易预计增厚 2025 年净利润 1.82 亿元,资产周转率将由 0.87 提升至 1.15。腾退地块转型开发的铜业科创园已引入 12 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年产值超 50 亿元的产业服务集群。
产能升级:搬迁项目突破技术瓶颈
备受关注的西南铜业搬迁项目取得关键进展,采用 "永久阴极 + 自动剥片" 工艺的电解系统已投入试产。新产线配备 AI 电解液监测系统和数字孪生控制系统,直流电耗降至 2750kWh/t,较原系统下降 15%,阴极铜合格率提升至 99.97%。项目全面达产后,昆明基地铜冶炼产能将扩容至 55 万吨 / 年,单吨加工成本下降 400 元。
战略纵深:卡位东盟资源通道
凉山布局暗含深意 —— 会理产业园距中老铁路攀枝花货运枢纽仅 120 公里,经磨憨口岸至泰国林查班港的物流时效压缩至 72 小时。公司计划在 2026 年前建成覆盖缅甸、老挝的铜精矿采购网络,目标将境外原料占比从 18% 提升至 35%。随着 RCEP 关税减免政策落地,西南基地铜材出口东盟可节约 6.8% 关税成本。
市场分析指出,云南铜业此次战略落子,不仅强化了其在西南铜产业带的龙头地位,更通过 "资源 + 通道 + 技术" 的三维布局,为争夺东南亚万亿级新基建市场奠定基础。截至今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 13.85 元,年内累计涨幅达 22.3%,显著跑赢行业指数。